北大血案的人性解剖
北大血案的人性解剖
大学校园与当今社会一样,越是在工作和生活中交往密切的人,相处越难。尤其是那些被外界认为是和蔼可亲的社会精英,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办公室这样狭小的空间里,却往往变得水火不容甚至引发莫名的仇恨。北大学子安然和他的同学崔一平,更是把这种狭小空间里莫名的仇恨一步步发展到了横刀相向的极致。
2005年6月25日,一起令人震惊的血案发生在北京大学:北大医学部预防医学专业2002级学生安然向同班同学崔一平砍下八十余刀。两个孩子、两个家庭从此再也无法安然。
2006年3月22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安然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同是单亲娃相逢皆是缘
2002年8月,从小生长在北京的安然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部预防医学专业。安然同宿舍的另外3个同学分别来自新疆、福建和河南,其中他跟崔一平关系最好。安然虽是北京人,但是对外地同学很热情,和同学的关系一度不错,可惜好景不长。
新生入学接受例行体检时,安然被查出患有肝炎。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不久安然有肝炎的消息在班里散布开来。安然被同学们有意无意地疏远了,尤其是同宿舍的同学,基本上不在宿舍里呆着,晚上快睡觉了才回来,也不和安然说话。只有一个同学不害怕和他继续来往,这就是崔一平。
崔一平是河南人,同学们也时常拿他的河南人身份开玩笑,崔一平总是一笑置之:“河南人怎么了?中华文明源于中原,天下武术尽归少林,现在贫穷不代表过去没有辉煌,我会证明河南人也是优秀的!”
崔一平发现安然郁郁寡欢,便常安慰安然:“你别担心,我们都是学医的,知道该怎么预防和治疗,你也知道心情不好和太劳累都会加重病情的,大家对你的态度也是人之常情,看开点吧,至少你还有我这个朋友在你身边。”崔一平的一席话让安然十分感动。
两人之间的友谊迅速升温,安然和崔一平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学是家乡第一个考上北大的,是父母乃至全乡的骄傲,而安然从小就学习优异,一路重点最后高分考入北大。
两个好朋友的性格相差甚远。安然从小就敏感任性,看问题比较偏执。安然母亲之所以给儿子取这个名字,就是希望孩子能“平平安安,安然无恙”,但是安然自控能力明显不如同龄人,而且爱钻牛角尖,他一旦有了某种想法,别人就很难纠正他。母亲生怕亏欠了儿子,总是尽量满足儿子的所有要求。
安然的脾气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越来越大,为此,学校老师多次找过他母亲,指出:“这孩子与别的孩子不一样,得带他去看看心理医生。”于是母亲于1999年开始带着安然去北医六院接受心理治疗,坚持了两年,后因高考中断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安然身上的缺点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同学们原本就因为安然有肝炎比较疏远他,长时间的相处后,更发现他的脾气古怪偏执,因此愿意和他说话的人更少了。
安然精力充沛喜欢晚睡晚起,大冬天的晚上,寒风凛冽,他常脱光了在公共水房里用冷水冲洗,经常让同学们一进水房就吓一大跳。很多同学都认为此举有伤风化,也有同学委婉地劝安然注意身体别感冒了,安然却一点也没听进去。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人和人在一起时,总不免要相互比较,哪怕是在好朋友之间。安然虽然从小学习优异,但到了北大这样一个全是尖子的环境下,他的优势并不明显。相反倒是来自河南农村的崔一平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奖学金总有他一份,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北大血案的人性解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