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财务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地方高校经管专业财务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相关制度准则变化快的现实问题,探讨财务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思路,目的是开发出既能体现现代教学理念,又能适应学生自主个性化学习,启发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资源,并将其用于提高学生的主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财务管理实践教学资源库
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实践教学已成为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人才是大部分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的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目前很多高校培养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究其原因在于实践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实践教学平台不足、实践技能培训环境较差等导致的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本文主要探讨财务管理类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问题,改革和完善实践教学环节,目的是从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与环境的角度探讨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专门人才。
一、财务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节约教学资源
财务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需要的各种原始资料大部分属于企业商业秘密,收集原始资料的难度较大,平时所能收集到的大部分是些零散的二手资料,与教学内容不可能完全对接。在实践教学时需要对所收集的资料按教学内容和目标进行重新筛选、整理和设计。所以,收集和设计实训教学素材,建立实践教学资源库,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相关院校建立起财务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资源库,不仅可以在相近的工商管理、财务管理和经济学专业的财务管理类课程的教学中实现资源共享,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其他地方高校实现共享,减少各个高校独立开发与建设的成本,充分发挥资源的共享性效益。
(二)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操作技能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务工作经验和娴熟的操作技能,为了建设高质量的财务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资源库,需要相关专业的教师深入企业工作实践中收集经济业务案例、经济文书等实训教学素材。通过对实务案例的系统化设计、对票据等原始素材内容的调整、对实务操作方法和操作技巧的编辑等实践工作,可以提高教师的实务操作技能,提高其“双师”素质。因此,应鼓励广大教师参与实训教学素材的收集、实践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实训平台的开发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和实务操作能力。
(三)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教学质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实践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作环境的适应性。由于财经类专业的特殊性使得其校外实习基地的实践教学受到限制,财务管理类课程的实践教学重点在校内实训环节,实践教学的软硬件环境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若具备高水平的实践教学资源库,借助于性能优良的互联网络平台,让学生在高度“仿真”的环境中模拟实验,实验课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比例,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知识竞赛、科技活动和创造发明,增设课外拓展学分,将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活动整合后纳入培养计划,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自由创造,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专业专门人才。
二、实践教学资源库建设的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财务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