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化学问题解决与学生认知图式的关系研究报告人:宁红民指导教师:马别厚时间:二零零七年元月十八日陕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2 化学问题解决与学生认知图式的关系研究宁红民(陕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2005 级教育硕士) 一、本课题研究背景 1、问题的提出当今社会,在信息化、知识经济、全球化等高速发展所引发的一系列挑战和机遇面前,我们每个人在其一生中都会遇到可预见或不可预见的种种问题, “所以完全有理由把解决问题视作人生活中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1] 一个人能否在社会生活领域(包括学习、工作、家庭等诸方面)恰当而巧妙地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则直接关系到其个人生活质量和个人效能感的高低以及对他人、社会的贡献额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 财富蕴含其中》中提出教育应该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欲达此目的,一句话, 必须善于解决问题。正因为此,问题解决是一个被多学科和领域广泛关注的话题,世界各国都将“问题解决”作为学生发展所必须掌握的目标。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基本途径和渠道,课堂教学不仅应该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落实情况,更应注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以及将知识运用于自己所面临的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从而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知识体系和本身所蕴含的问题解决的科学研究方法,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和体现出来,体现其内在的教育价值。然而,长期以来的以升学和应试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更多的关注了学生的知识掌握结果, 行为主义的课堂教学观占据了主导地位, 即课堂上教师唱主角,“满堂灌”, 视学生为容器,“注入式”教学长期占统治地位。因而便出现了“重知识, 轻能力”、“高分低能”、强化训练而导致学生负担的加重等现象。因此, 迫切需要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以及关注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的最终发展效果,而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2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处在国家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展开的过程中,其核心在学校、在课程、在教学。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进程和工作部署, 教育部决定从 2007 年秋季开始,北京、湖南、黑龙江、吉林和陕西省将全面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份由去年的5 个增加到 10个, 2010 年以前高中新课程将在全国全面推开。教育部同时要求“没进入高中新课程的省份做好高中新课程实施规划和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密切关注实验省(区、市)实验工作的进展情况和有关经验,为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创造有利条件。”[2] 重视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是化学新课程的要求, 更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早在 199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就提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 重视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3] 2001 年5 月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要“培养学生搜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