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矿产工业要求参考手册
矿产工要求参考手册
(修订本)
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办公室 主编
地质出版社
目 录
义
矿产工业要求,有的称矿产工业指标或简称工业指标。它是各矿产工业部门根据国家当前资源供需状况,通过技术经济核算、对比,所提出的用于矿区勘探、圈定矿体、划分矿石类型、品级、计算储量的技术标准或要求。在制订具体矿区的工业指标或要求时,必须考虑以下原则,即:国家各项技术经济政策及市场需求;矿区的矿床地质、矿石类型(含共生、伴生矿产)、品级及其采选冶加工技术性能;矿区开采技术条件和产品方案;矿区的经济地理条件等。
本“参考手册”所列工业要求,为一般工业指标,系根据三十年来有关工业部门对各类矿产的具体矿区所确定的工业指标的汇集和归纳,并对这些矿产的用途、主要矿物及其成分作了简要注释或说明。可供普查找矿和初步勘探(新颁发的详查阶段)工作中参考使用。
矿产工业要求大致包括以下的内容:主要为边界品位、工业品位、可采厚度、夹大理石剔除以及某些矿产的矿石、矿物的物理技术性能。
一、矿产质量方面的要求
基本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矿石某些主要有用、有害组分含量(品位)方面的要求;二是对某些矿石或矿物物理技术性能方面的要求。矿石品位是衡量矿石质量的重要标志,它是矿石单位重量单位体积内有用组分或有用矿物的含量。一般用重量百分数(%)表示,有的以克/吨、千克/吨、或克/米3千克/米3或克/升、毫克/升表示,对某些液态或气态矿产,往往以单位时间内涌出量,如吨/日、吨/时、米3/日来衡量。
矿石品位及物理技术性能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边界品位
是圈定矿体、计算储量的一项主要指标或依据是用以圈定矿体的单个样品中,有用组分含量的最低标准,作为划分矿与非矿(围岩或夹石)界限的最低品位。边界品位应高于选矿后尾矿中的含量。
2.工业品位
或称最低工业品位最低可采品位、或最低平均品位。它也是圈定矿体、计算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是指工业上可利用的矿石(矿物)按单个工程计算的最低品位,即最低可采品位或经济平衡品位——在当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开发这类矿产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分理合算的品位。凡是达到这一品位以上的,才能算作工业上能利用的矿石,其储量作为能利用储量(通常称表内储量),介于这一品位与边界品位之间的矿石属暂不能利用矿石,其储量作暂不能利用储量(通常称表外储量)。
对品位变化不均匀与极不均匀的矿体,工业品位可用于块段以至矿体,在块段或矿体中允许有个别工程控制的矿体平均品位低于工业品位,但不得有连续相邻两个工程都低于最低工业品位。否则,应予剔除单独计算。
3.综合工业品位
在某些矿床或矿体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矿产,其中任一种都达不到各自单独的工业品位要求,按等价原则,将其折算为某一主组分的等价品位,或是按几种矿产品的综合价格制定综合工业品位,并据此确定相应边界品位。
4.矿区(床)平均品位
全矿区工业矿石的总平均品位,用以衡量全矿区矿石的贫富程度。它是衡量某些矿床(尤其是矿石品位变化大的)在当前是否值得开发建设和开发后能否获得预期经济效益的一项标准。
5.矿石类型、品级
矿石类型可分为自然类型和工业类型两类。前者是根据矿石的物质组分、结构、构造划分的矿石矿物组合;后者则是根据工业上矿石选、冶方法及工艺流程不同而划分的矿石类型。
矿石的品级,是指对某一(自然类型或工业类型)矿石(或矿物),根据其有用(有害)组分的含量、物理技术性能的差异,以至不同的用途或要求等所划分的等级。
6.伴生有用组分和有益组分
伴生有用组分是指在矿石中对主要有用组分进行采、选、冶加工过程中,可以顺便或单独提取具有单独的产品和产值的组分。如铁矿石中的钒、磷矿石中的碘、锌矿石中的镉等等。在勘探过程中,对这类组分,要进行相应的工作,依据工业指标要求,计算储量。根据不同地质条件,伴生组分可用组合分析,或用单样分析,或用精矿含量计算储量。
伴生有益组分是指那些在矿石中有利于主要有用组分进行选、冶加工的组分,以及在主要组分进行加工时能提高产品质量的组分。如某些铁矿石含有达不到综合回收标准的稀土、硼等元素,但在冶炼时进入钢铁,从而可以提高钢铁产品的质量。又如磷矿石中的SiO2当用电热法加工制元素磷时,矿石中含有一定量的SiO2融熔过程中是有益的,但用酸法加工制造磷肥时,则会降低产品中磷的含量。
7.有害杂质允许含量
是指矿块或矿体内,对矿石在采、选、冶加工过程中起不良影响,甚至影响产品质量的组分所规定的允许平均最大限量,因而也衡量矿石质量和利用性能的重要标准之一。
对某些矿产,虽然有用组分达到工业要求,但有害组分超过限量,
矿产工业要求参考手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