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富阳至桐庐导游词.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富阳至桐庐导游词
富阳至桐庐导游词1
  桐庐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地处钱塘江中游,东接诸暨,南连浦江、建德,西邻淳安,东北界富阳,西北依临安。全境东西长约77公里,南北宽约55公里。总面积1825平方公里。全县地势西北和东南向富春江沿岸富阳至桐庐导游词
富阳至桐庐导游词1
  桐庐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地处钱塘江中游,东接诸暨,南连浦江、建德,西邻淳安,东北界富阳,西北依临安。全境东西长约77公里,南北宽约55公里。总面积1825平方公里。全县地势西北和东南向富春江沿岸降低,以丘陵山区为主,平原稀有,龙门山主峰牛背脊之观音尖,,为境内最高峰。桐庐县是浙西地区经济实力第一强县(市)。桐庐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三国黄武四年(225年)建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升为州府。素有“钟灵毓秀之地、潇洒文明之邦”的美誉。桐庐江北城区也被《中国风水史》列入中国大陆三大风水宝地之一。
  桐庐自225年置县,至今已有1770余年历史。 桐庐历来是文人雅士邀游吟诗之地。自南北朝至清代,曾有一千位名贤高蹈之士,在这里留下了喜闻乐见的名著佳作。桐庐的山山水水,已与历史、文化、传闻融为一体。春秋战国时,桐庐先属吴、越,后属楚,秦始皇时,今富阳、桐庐、建德均为富春县。三国吴孙权黄武四年(225年),富春县分出桐溪乡置桐庐县,属吴郡。这是桐庐建县之始。关于县名由来,说法有三:《元和郡县志》说》中说,桐溪有颗大桐树,枝多叶茂。树冠大,遮住数亩土地,远望似庐,故得桐庐之名;据《方舆胜览》载:“有人采药结庐桐木下,人问其姓,指桐木示之,因山名桐君,郡曰桐庐。”如今以第三种说法较多。
  桐庐析出富春县,始建于三国吴黄武四年(公元225年),曾于隋开皇九年(589年)废桐庐入钱塘县,至仁寿二年(602年)复置。唐武德四年(621年)析桐庐西北七乡置分水县,同时于桐庐县城置严州(州、县同城)。三年后废严州及分水县。如意元年((692年)复置分水,更县名为武盛。神龙元年(705年)复名分水县。宝应元年(762年)析分水西部地置昭德县,大历六年(771年)废昭德还属分水。天佑三年(906年)划分水东北五乡入临安。桐庐建县后,属吴郡,历两晋不变,至南朝陈祯明元年(587年),改属钱唐郡。仁寿二年(602年)改属睦州。大业三年(607年)改睦州为遂安郡,桐庐属之。唐光化三年(900年)桐庐属杭州。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桐庐复属睦州。元代,桐庐、分水属建德路,明、清时两县属严州府。辛亥革命后,桐、分两县属金华道。民国25年(1936年)属浙江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区,29年桐庐、分水属第一专区,32年划桐庐入第十一专区,35年分水入第十一专区;37年4月,两县都属第四专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桐、分两县属建德专区(初称第四专区),1950年3月改属临安专区,1953年2月改属金华专区,1955年2月复归建德专区。1958年11月废新登、分水两县入桐庐县。1959年2月复属金华专区。1960年5月改属杭州市,同年8月,废富阳入桐庐。1961年12月,复置富阳县,并将原新登县辖地及分水的`贤德乡划归富阳。现桐庐县政区基本上为原桐庐、分水两县辖地。
富阳至桐庐导游词2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桐庐位于浙江省西北部,置县

富阳至桐庐导游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awa
  • 文件大小13 KB
  • 时间2022-05-3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