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复习
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必修一是学习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在考试中的占了很大的比重,所以我们应当重视地理的学习,关心我们取得好成果。通过对学问的(总结),可以关心我们有条理的进行学习。下面我为大家收出地方时
(4)推断昼夜长短 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推断正午太阳高度角 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o-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5
(1)依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推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推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推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推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2)依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推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假如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留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
七: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
其次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
第三步:然后推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
概念: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类型: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
6
概念:宇宙中的天体恒星、星云,形成天体系统
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宇宙
太阳:
:%,在其吸引下其他天体绕太阳运动
:
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对地球影响: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与变化,是人类活动和生产活动的能量源泉
:
太阳大气层结构:自内向外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太阳活动类型:①光球层: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
②色球层:耀斑
对地球影响:引起电离层扰动,使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影响气候
地球:
:
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
据结构特征可以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有生命存在
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处于平安宇宙环境中,太阳光照稳定
8
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使地表有相宜的温度,使液态水能存在: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自转公转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幅度变化小,利于生物生长发育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
第一单元 地图专题
: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相互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渐渐缩短。
:全部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①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
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
②五带的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极点之间为寒带
③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
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久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消逝。
8
7、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复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