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火山地质地热构造探究.pdf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火山地质地热构造探究
溅落堆积
溅落堆积叠置在降落火山渣之上(图 2),构成晚期的溅落锥,直径约
800m,地貌上相对陡峻,坡度 25°~30°,由黑色或褐红色熔结集块
岩构成。火山弹 20~30 个岩片堆砌构成,锥体内壁多发育熔岩刺或熔
岩钟乳,部分喷气锥中心堆积有类似溅落堆积的塑性熔岩渣块。喷气
锥的形成与熔岩流的流速、厚度、体积、粘度以及熔岩流流经的地理
条件等因素相关(靳晋瑜等,2006;赵勇伟等,2008),野外考察表明,鸽子山喷气锥主要分布在地形相对平缓、熔岩流厚度不大的区域,且
熔岩流堆积在沼积物之上,反映熔岩流曾流经沼泽洼地。当高温熔岩
流流经沼泽等富水湿地时,熔岩流下部的水体将被气化,水蒸气局部
富集,压力持续增大,此时如果熔岩流流动速度充足缓慢,甚至停滞
时,当压力达到一定限度,就会冲破上覆熔岩流表面而形成喷气孔,
周期性的喷气作用,将冲破的熔浆碎片喷到岩流表面,堆砌形成喷气
锥。因为厚度一定的熔岩流,所需冲破熔岩流的底部压力大致相似,
故每次喷出的熔浆碎片的厚度和大小也相似。当岩流底部水体耗尽或
熔浆的粘度增大时,就会抑制喷气造锥作用的实行。喷气锥这种特殊
的熔岩流表面构造反映了熔岩流的流速、粘度、温度及堆积定位环境。
在岩流的中远端,还常发育有“翻花石”构造,表明结壳熔岩的表壳
形成后,后续岩流的推挤或拖曳作用仍很强。
火山碎屑席
鸽子山火山早期爆发强度较大,在火口之上已形成了以浮力为主要上
升营力的喷发柱(Matthew,2007)。粒径较粗的火山碎屑物受重力的影
响降落在火口周围形成降落锥。相对细粒火山碎屑物被喷发柱携带到
高空,并在定向风力的影响下(白志达等,2006),飘散降落在锥体东
侧,形成向东南撒开的扇状火山碎屑席(图 1)。火山碎屑席主要由火山
渣和火山灰组成,呈黑色或灰黑色,尖角状或不规则状。覆盖在晚更
新世黄土或玄武岩之上,其上为全新世深褐色含火山渣的腐殖土。由
火山锥向外厚度逐渐减薄,碎屑物粒度逐渐减小,部分地段因为受雨
水冲刷和风蚀作用的影响,厚度变化较大,甚至断续分布。在距锥体
约 处火山渣厚约 20cm,中值粒度 Mdφ 为 5mm 左右。火山碎屑物
与黄土接触面附近还发育厚约 1cm 的烘烤层,反映离锥体较近的火山
渣降落后仍有较高的温度。
火山喷发物特征
鸽子山是一座亚布里尼式玄武质火山,火山喷发物主要为熔岩流、熔
结火山碎屑岩和松散的火山碎屑物,火山喷发末期有碧玄质岩墙侵入。
熔岩流以结壳熔岩为主,少量为渣状熔岩,岩性主体为碧玄岩,火山活动末期在火口内出露少量橄榄拉斑玄武岩。碧玄岩呈灰黑色,气孔
或块状构造,气孔含量变化较大,5%~30%不等,斑状结构,基质为间
隐间粒和隐晶质结构,熔岩流表面以玻璃质结构为主。斑晶主要为橄
榄石和单斜辉石,橄榄石斑晶新鲜,粒状,大小约为 ~,含
量约 10%,单斜辉石呈短柱状,偶见穿插双晶,为含钛的普通辉石,粒
径平均在 ~ 左右,含量约 5%。基质主要由微晶斜

火山地质地热构造探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engwaifai1314
  • 文件大小403 KB
  • 时间2022-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