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家电王国的“铁娘子”
董明珠:家电王国的“铁娘子”
由一名普通的营销人员成长为一个号令八万员工的领军人物,董明珠用实力和能力拼接成了商业生涯的红色地毯;将一个岌岌可危的企业逆转为年收超千亿的巨型集团,董明珠用智慧与自信导演了凤凰涅槃的资本大戏;使一个偏于一隅的小型国企扩身成辐射世界的知名跨国公司,董明珠用执拗与坚韧锻造出了傲视群雄的霸业江山。走进全球最大的空调企业格力集团,人们不仅能强烈感受到一家传统企业喷发出的朝气与活力,更能鲜明捕捉到刻印在董明珠脚下的精彩痕迹。
36岁的“打工妹”
按年龄而论,在当时黑压压的南下打工人群中,董明珠还真称不上“打工妹”。正式迈出离家外出务工步伐的那一年,董明珠已经36岁,而且还是一个带有8岁孩子的母亲。
30岁的时候,丈夫因病突然离世让董明珠经历了犹如晴天霹雳式的打击,也成为了后来被董明珠称为人生“最重大转折”的转折。的确,看着年迈的公公、婆婆,以及脸上充满稚气的儿子,失去了丈夫的董明珠当时真的感受到大厦将倾的煎熬。邻居们也发现,平常总是微笑着喜欢听别人说话的董明珠开始变得沉默寡言和若有所思。
征得了公公、婆婆的同意后,董明珠决定南下打工。在当时看来,这可能是一个女人能够撑起一家所需的最现实也是最无奈的方式。不过,考虑到儿子只有两岁,董明珠并没有马上启程,而是一直等到孩子长到8岁时才沉重而又十分留念地迈开了南下的步伐,自此之后,儿子就与董明珠分多聚少,即便董明珠后来成为格力集团的掌门人。
辞职之前,在大学学习统计专业的董明珠就职于南京一家化工研究所,主要从事行政管理工作,而且是国企干部身份。自小在南京长大,应当说董明珠拥有着不错的朋友资源与人脉关系;在当时许多人十分羡慕的国企干部岗位上工作,虽然薪水不高,但却拥有着一个不错的未来。显然,为南下打工作出如此之大的牺牲,除了能够赚取更多的钱养家这一朴素的愿望外,董明珠对未来还有更美好的憧憬。
像许多“打工妹”一样,董明珠将打工的第一站放在了深圳,并很快在一家化工企业找到了一份管理工作。长达10余年的国企工作经历也使董明珠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很快上手,而且驾轻就熟。重要的是,当时董明珠每月拿的工资要比自己在南京时高出一倍之多,而亲身体尝和目睹着特区涌动出的一股股商业与改革激流,董明珠愈来愈觉得辞职南下的正确性。
然而,随着对深圳了解的日益加深,董明珠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创业选择。她发现深圳的氛围很适合培养圆滑之人,而自己则是一个刚直和只讲原则的人,以致在来深圳一年多之后,自己还产生了并不能融入其中的强烈感觉。面对着周围频繁变动的人和事,董明珠开始思考是否应该换一个工作环境。
一次偶然的机会,董明珠来到广东珠海替一个朋友办事,这是她第一次接触珠海这个以前在地理书上了解到的城市。虽然当时珠海也被划为经济特区,但却没有如同深圳那样的嘈杂与喧闹,有的只是开阔与宁静,而且走在街上,没有让人摩肩擦踵的烦扰,更多的则是井然有序带给人的踏实。没有作更多的思考,被这座城市深深吸引的董明珠决定留下来。
工作也很快找到。当时,珠海一家名为海利空调器厂(格力电器前身)的企业对外招工,市面上劳动力供不应求,董明珠于是顺利拿到了这家企业的入职通知。后来董明珠才知道,海利空调器厂是一家投产不久、年产能只有2万台不到的国营空调厂,由于当时没有核心技术,企业从事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董明珠:家电王国的“铁娘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