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过程自动检测与控制技术 CHAPT2 自动检测技术.ppt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6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二章 自动检测技术
所谓检测,就是通过技术手段将某参数的变化转换为另一种物理量的变化,该物理量的变化能够方便进行处理、进行观察。对被测变量实行实时、在线测量,即不需要人为干预,自动地进行连绵不断的测量叫做自动检测。
测量通常是将参数的变铬—镍硅(镍铝)(K)
镍铬
镍硅
(镍铝)
-200~1300
线性度好,热电势较大,灵敏度高,稳定性和均匀性较好,抗氧化性能强
镍铬—铜镍(E)
镍铬
铜镍
-200~900
热电动势大,灵敏度高,宜制成热电堆,可测量微小的温度变化。
不能直接在高温下用于硫、还原性气氛中,热电势均匀性较差。
铜—铜镍(T)

铜镍
-200~350
线性度好,热电势较大,灵敏度较高,稳定性和均匀性较好。铜在高温下抗氧化能力差
常用热电偶特点
常用热电偶特点
一、热电偶测温原理
4、热电偶接线与冷端温度补偿
1)热电偶接线
构成热电偶的材料常常是一些贵重金属。实际测量中检测点与仪表之间可能有很长的距离,不可能都使用贵重金属将热电偶连接到远距离处的仪表上,不可避免的在热电偶回路中出现第三种贱金属,此时回路总热电势与温度的关系将如何变化。
一、热电偶测温原理
其回路总热电势为:
如果该回路在同一温度下,根据能量守恒可知其回路总电势为零,既:
代如上式则有:
三种金属构成的热电偶回路图
B
A
T
T0
C
T0
一、热电偶测温原理
2)冷端补偿
T
T0
T0
R1
R2
R3
Rt
图2.1-7 桥路冷端温度补偿的原理图
E(T,T0)
UT0
+

+

一、热电偶测温原理
3)补偿导线
工业上常常用相对便宜的两种金属来替代热电偶金属A和B,用这些金属做导线,将热电偶连接到远处的仪表上。这样的金属导线叫做补偿导线。不同的热电偶要配接不同的补偿导线
常见热电偶补偿导线
热电偶名称
补偿导线
工作端为100℃,冷端为0℃时的标准热电势[mV]
正极
负极
材料
颜色
材料
颜色
铂铑10—铂(S)


铜镍
绿
±
镍铬—镍硅(镍铝)(K)


铜镍

±
镍铬—铜镍(E)
镍铬

铜镍

±
铜—铜镍(T)


铜镍

±
一、热电偶测温原理
二、热电阻测温原理
一、热电阻测温原理

导体都有电阻存在,一般来说其电阻都会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利用导体的这个特性,就可进行温度测量。
引线
支架
电阻丝
图2.1-8 工业热电阻结构图
二、热电阻测温原理
1、铂热电阻温度特性
铂热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可用公式(2—11)和(2—12)表示。
温度在-200℃≤t≤0℃时:
(2—11)
温度在0℃≤t≤850℃时:
(2—12)
公式(2—11)和(2—12)中:
Rt——温度为t时的电阻值;
R0——温度为0时的电阻值;
A、B、C——铂电阻分度系数,可由分度表查得。
二、热电阻测温原理
2、铜电阻温度特性
温度在-50℃≤t≤150℃时铜电阻温度特性:
(2—13)
公式(2—13)中:
Rt——温度为t时的电阻值;
R0——温度为0时的电阻值;
α——铜电阻温度系数,(~)×10-3/℃。
热电阻名称
分度号
材料
测温范围℃
特点
铂电阻
Pt100

-200~800
热电阻是低温测量元件。铂热电阻测温相对较高。线性度较好,稳定性比较好。
Pt10
铜电阻
Cu100

-40~140
热电阻是低温测量元件。铜热电阻测温相对较低。线性度较好,灵敏度高,高温下稳定性较差。
Cu50
常用热电阻特点
二、热电阻测温原理
3.测量电路
温度变化所引起的电阻变化,在信号处理时不太方便,因此需要将电阻变化转换为电压的变化,进而转变为标准信号。
工业测量中常采用桥路将电阻变化转换为电压,图2.1-9是热电阻的测量桥路原理图。
R1
R2
R3
Rt
E
图2.1-9 热电阻测量桥路原理图
U
r
r
r
二、热电阻测温原理
三、温度变送器
热电偶和热电阻将温度转换为热电势(mV)和阻值(ΔRt)的变化,如果需要将温度的变化转换为标准信号(m

过程自动检测与控制技术 CHAPT2 自动检测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窝窝爱蛋蛋
  • 文件大小1.29 MB
  • 时间2022-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