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说课
常志红一、依据课标说教材
《爱莲说》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文言文,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写的一篇托物言志的名文,旨在托“莲”以表达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讽喻了当时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爱莲说》说课
常志红一、依据课标说教材
《爱莲说》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文言文,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写的一篇托物言志的名文,旨在托“莲”以表达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讽喻了当时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风。
语文教材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教学资源,而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多维度地共享资源、完成建构的过程。
本文包含丰富的学习资源:
第一,它是培养学生诵读能力的资源。文章散句、骈句交错运用,长句、短语错落有致,疑问句、感叹句穿插使用,虽119字,然言简意丰,文笔摇曳多姿,诵读起来格外舒畅,是一篇很好的朗读教材。
第二,它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资源。写物类作文有一种写作模式,即“引出事物——描述事物——托物寄意(抒发情感)”,本文也是“引出莲花——描写莲花——抒发情感”的写作形式。在教学中让学生选取自己熟悉的事物练笔。同时,本文融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进行写作的能力。
第三,它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的资源。莲是作者生活理想的象征,我们应当向古代贤者学习,学习他们追求精神世界的高格,远离物欲的诱惑,做胸怀磊落、行为正直、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
二、以学定教说策略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学情的了解,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感受莲花的外在美和内在美,探究文章的主旨和写法;,学习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确定了三条教学策略。
一是自主朗读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种形式,如范读、自由读、个别朗读、全体齐读、反复品读、思考研读等。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引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文意,达到“理解的朗读”。
二是合作品味策略。利用小组合作的模式,可以弥补文言文教学方式单一的缺陷,也符合新课标要求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理解,在理解中感悟。
三是探究质疑策略。文章所采用的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和所蕴含的情感,学生难以理解,需要教师适时适地地点拨,由浅人深地追问,让学生在朗读中察情,在品味中明意,在探究中悟理。
三、以读促悟说过程
本课的教学过程大致分为四个步骤:
(一)慢读——读准
首先我用古人的读书方法引入对课文的学习:“凡读书:整容,定心,看字,断句,慢读,务要字字分晓。”让学生想象并模仿古人读书的方法,通过情景再现和比较,激发学生像古人一样读书的强烈愿望。在此基础上,对学生提出慢读的要求,让学生在自由朗读中读准字音,读出轻重缓急,并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断句——读懂
通过学生在朗读中的展示与交流,正确把握句子节奏并合理处理停顿的问题便呈现出来。我先范读几个句子,再重点探究两个句子的断句:,濯清涟/而不妖;,花之隐逸者也。
通过读、思、划
《爱莲说》说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