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沥青路面水损害产生的原因分析.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沥青路面水损害产生的原因分析
1水损害作用机理
  沥青混凝土路而的水损害作用机理与两种过程有关一首先,水能侵入沥青中而沥青粘附性减小,从而导致混合料的强度和劲度减小;其次,水能进入沥青薄膜和集料之间,阻断沥青与集料的相互粘结,由于集料沥青路面水损害产生的原因分析
1水损害作用机理
  沥青混凝土路而的水损害作用机理与两种过程有关一首先,水能侵入沥青中而沥青粘附性减小,从而导致混合料的强度和劲度减小;其次,水能进入沥青薄膜和集料之间,阻断沥青与集料的相互粘结,由于集料表面对水的吸附力比沥青强,致使沥青与集料表面的接触减小,结果沥青从集料表面剥落。沥青混合料的强度逐渐降低,在行车荷载的联合作用下,水损坏明显加剧,致使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车辙、松散、坑槽及局部的结构性破坏。
  2沥青路面产生的原因分析
  病害区内的沥青混凝土具有压实度不足,空隙率超标或沥青含量不够或集料级配不符并伴随着含水量偏大甚至有明显积水等现象。其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路面排水系统不健全是造成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在路面排水往往只重视路基范围内的路面表面以外的水排出,对路面结构层内部的排水很不重视。事实上,山上面层渗入的水无法及时排出,大部分水分进入下面层,且长期滞留在半刚性基层顶面(天晴后数日,仍可看到在车轮的作用下,从路面缝中冒出的水),在车轮荷载的作用下,部分路面水变成有压水,特别在夏季,温水加剧了集料表面沥青膜的剥离,削弱了沥青混凝土粘结力,造成路面松散、脱落、坑槽、基层破坏等病害。

  压实度不足是早期水损害最普遍的原因。研究表明:热拌沥青混合料4%-.-5%的空隙率即认为不透水,也就是说与水破坏无关,大多数沥青混合料设计空隙率为3%^-5%,当施工完毕,压实度要求达到92%的最大理论密度,也就是说空隙率为8%,2-3年后,可以认为是达到设计空隙率。如果路面没有碾压好,空隙率的加大对路面各种使用性能都有影响。开放交通后的行车碾压会造成混合料的压密

沥青路面水损害产生的原因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iaoshen1985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22-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