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导游词
广西桂林导游词1
桂林是漂亮而又神奇的,她的“七多三少”的特色也有中外游客欣喜的总结。那就是:山多、洞多、新开发景点多、酒店多、旅游商品多、游客多、旅游从业人员多;高楼少、工厂少、污染少。通过在桂林的旅游,想必您会有姐乘竹排穿越水幕,唱:欢迎您!欢迎四方众嘉宾!我今没有好茶饭呐,只有山歌敬亲人,敬亲人)。(喊):欢迎你们!(池内外火炬熊熊、众人雀跃对唱)
2.景观园简介牌
刘三姐景观园位于桂林城区西部狮子岩,东靠西山,西望甲山,前临漓江的支流桃花江。园外山清水秀,倒影如画,有桂林古八景西峰夕照、桂林续八景阳江秋月;园内亭台楼榭、峰峻洞幽,有桂林生态乐园之最百鸟园;有电影《刘三姐》的壮楼、莫府。
请看景观园示意图:我们现在的位置在这儿,右边是壮寨,循风情长廊前行,可抵达瑶寨;左边是铜鼓亭、长鼓亭与鲸鱼池。壮寨与瑶寨中有民族风情与婚礼表演;鲸鱼岛上有对唱等民俗表演与仿照孔雀开屏的千眼彩色水幕喷泉。
长廊终点,右前方一座古色古香的豪宅是莫老爷府,左前方竹林后的茅屋是阿牛哥的家。莫老爷府中有电影《刘三姐》陈设馆,最妙的是还可以参观电影《刘三姐》的片段表演。阿牛哥的家虽然简陋,倒也不失风趣,媒婆与众壮妹恢谐的表演将使大家开怀大笑。
[白天]:顺踩月路翻过踩月山,右拐便是百鸟园。园中莺歌燕舞,飞鸟上千,宝贵的黑天鹅将向您致意,聪慧的鹦鹉会叼钱、投篮、走钢丝。
[晚上]:晚上的重头戏是8:15刘三姐演艺厅里的刘三姐风情歌舞展演与晚会之后的斗鸡、篝火联欢。
从演艺厅出来,还可以去刘三姐纪念精品店购买土特产与纪念品,也可去放出万道毫光的刘三姐塑像广场一带,参与自娱性活动或沿湖边走廊观看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下边,让我们首先参观壮寨。
[白天]:刘三姐景观园上午的重头戏是9:30的生态奇观孔雀东南飞与9:45的少数民族风情歌舞展演。大家肯定不要错过表演时间。
从剧场观看歌舞出来,可以去看斗鸡或去刘三姐纪念精品店购买土特产与纪念品,下边,让我们首先参观壮寨。
3.铜鼓
铜鼓,是壮族与瑶族的神奇的艺术珍品,在国内的很多少数民族风情园中,多以铜鼓象征壮族村寨。它的鼓面代表天空,鼓身代表大地,鼓足代表下界,反映了壮族祖先的宇宙观。壮族祖先认为:宇宙是一个三层的圆柱形的立体结构。上层叫上界,居住着雷王与众神;中层叫中界,居住着人类;下层叫下界,在地表以下,由蛟龙管理。请看这个广西最大的铜鼓,在鼓面上,铸造着壮人顶礼膜拜的图腾太阳与青蛙,壮人认为青蛙是雷神的儿子,求雨就要靠青蛙。顺便讲一声,在广西,尤其是壮族,人们把青蛙叫蚂拐,大家跟我学一下吧蚂拐!
铸铜鼓要先祭神,有时甚至用人祭。古代,铜鼓多用于祭神、节日喜庆,打仗时,则是号令士兵的指挥工具。全球现有古铜鼓1600多个,中国有1400多个,其中广西出土的独占500多个。广西博物馆现藏有世界最大的铜鼓,鼓面直径165厘米,鼓高67.5厘米,重约300公斤,被称为铜鼓王。
4.瑶族长鼓
广西是壮族自治区,现在的首府在南宁。但广西的简称是桂,这是因为从古代到1949年前夕,广西的省会及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始终都在桂林。桂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是壮、苗、瑶、侗族。对这四个少数民族的特点,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
瑶族的舞尤以长鼓舞最富特色。长鼓也分公母,母鼓鼓身短而粗,公鼓鼓身长而细。长鼓敲响的时候,瑶妹们就会手拿丝巾围成外圈,翻印起舞。大家猜猜看,这只特大号长鼓是公的还是母的? 对,是公鼓。瑶族的长鼓与瑶族的始祖有关。瑶族是一个国际性民族,其族人已扩散到了东南亚、欧美,因而瑶族有很多支系。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支系盘瑶传闻中的始祖是一位叫盘王的英雄,是国王的骈马。盘王与公主依山而居,生有六男六女。一天,盘王上山打猎时被一只羚羊用角撞下绝壁,不幸摔死了。为了悼念盘王,他的子女射死羚羊,剥皮蒙成鼓面,击鼓以示悲愤,这就是瑶族长鼓的来历。现在,全国瑶族一样商定,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为盘王节。盘王节上将会有壮丽的瑶族长鼓舞群舞表演。
5.孔雀东南飞
在中国,孔雀是漂亮、祥瑞的代名词。在清代,孔雀翎还是权势的象征,清朝大小官吏的红顶子上都插着一只孔雀翎。
刘三姐景观园内有浩大的鸟语林,林中的100多只孔雀每天早上9:30、下午4:30会从狮子山顶展翅向下飞至那边的草坪。漂亮的孔雀钥漫天飘舞,蔚为壮丽!提前10分钟大家肯定要聚集到鲸鱼池畔等候观看,错过了时机,可就缺憾了!
6.莫府大宅
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刘三姐是传闻中的壮族歌仙,她以山歌为武器,与土豪莫怀仁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请看,我们面对的豪宅就是莫怀仁居住的莫府。
广西桂林导游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