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RDS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儿科楚海峰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窘迫综合征(RDS): (RDS): 又称肺透明膜病又称肺透明膜病(HMD); (HMD); 是由肺表面活性是由肺表面活性物质物质(PS) (PS) 缺乏而导致缺乏而导致; ;以生后不久以生后不久(2 (2~ ~6 6 小时内小时内) )出现呼吸窘迫并呈进行性加重的出现呼吸窘迫并呈进行性加重的临床综合征;多见于早产儿,其胎龄越临床综合征;多见于早产儿,其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胸部小,发病率越高。胸部 X X片呈细颗粒网状片呈细颗粒网状影、支气管充气征,重者白肺。影、支气管充气征,重者白肺。【【定义定义】】胎龄愈小,发病率愈高胎龄愈小,发病率愈高 RDS 发病与年龄关系: 胎龄(wks) 发病率(%) 28~30 >70 31~32 40~55 33~35 10~15 >36 1~5 【【发病发病率率】】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PS PS)缺乏是)缺乏是 RDS RDS 的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病因与发病机制病因与发病机制】 1、PS的成分、产生及作用成分产生作用脂类 85%-90% 磷脂酰胆碱(lecithin,PC) 二棕榈酰卵磷脂(DPPC) 磷脂酰甘油(PG) 磷脂酰丝氨酸(PSe) 磷脂酰肌醇(PI)磷脂酰乙醇胺(PE)鞘磷脂(SM) PC于孕 18~20周开始产生,缓慢增加, 35~36周迅速增加 SM含量较恒定,只在28~30周出现小高峰起表面活性作用L/S 为判断肺成熟度指标蛋白质 5%-10% 表面活性物质蛋白 A(SP-A) SP-B SP-C SP-D 利于 PS分布增加其表面活性作用糖5%【【RDS RDS 易感因素易感因素】】因素机理早产 PS不足或缺乏围生期窒息低氧和代酸低体温低灌注和代酸前置胎盘胎盘早剥母亲低血压胎儿血容量减少糖尿病母亲婴儿(IDM) 高血胰岛素拮抗肾上腺皮质激素剖宫产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少窒息低体温剖宫产糖尿病母亲婴儿( IDM ) 早产肺泡 PS ?肺泡不张 PaCO 2?通气? V/Q ? PaO 2?严重酸中毒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气体弥散障碍透明膜形成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 1 1、生后、生后 6 6小时内出现呼吸窘迫小时内出现呼吸窘迫呼吸急促呼吸急促(RR>60/min) (RR>60/min) 鼻扇和三凹征鼻扇和三凹征呼气呻吟呼气呻吟发绀发绀呼吸窘迫呈进行性加重是本病特点。严呼吸窘迫呈进行性加重是本病特点。严重时表现为呼吸浅表,呼吸节律不整, 重时表现为呼吸浅表,呼吸节律不整, 呼吸暂停及四肢松弛。呼吸暂停及四肢松弛。 2 2、查体:胸廓扁平,肺部呼吸音减弱、查体:胸廓扁平,肺部呼吸音减弱【【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3 3、动脉导管开放( 、动脉导管开放( PDA PDA ) ) 原因:恢复期肺顺应性改善,肺动脉压原因:恢复期肺顺应性改善,肺动脉压力下降; 力下降; 发生导管水平的左向右分流发生导管水平的左向右分流症状:酸中毒、喂养困难,呼吸暂停, 症状:酸中毒、喂养困难,呼吸暂停, 周身发凉发花及肝脏在短时间内进行周身发凉发花及肝脏在短时间内进行性增大性增大体征:脉压增大,水冲脉;心率增快或体征:脉压增大,水冲脉;心率增快或减慢,心前区搏动增强减慢,心前区搏动增强, ,胸骨左缘第胸骨左缘第二肋间收缩期或连续性杂音;严重者二肋间收缩期或连续性杂音;严重者可出现左心衰竭可出现左心衰竭 4 4、出生后、出生后 72 72小时后病情将明显好转小时后病情将明显好转 1 1、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实验方法结果判定泡沫试验患儿胃液 1ml 加 95% 酒精 1ml ,振荡15秒,静置 15 分钟沿管壁有多层泡沫表明 PS多可除外 RDS 无泡沫表明 PS少可考虑为 RDS 两者之间为可疑卵磷脂/鞘磷脂(L/S )值羊水或患儿气管吸引物中 L/S L/S ≥2提示“肺成熟”L/S ~2“可疑”L/S < “肺未成熟”血气分析 PH值及 PaO 2降低、 PaCO 2增高及酸中毒, HCO3- 减低
赵学良《儿科学》4-放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00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