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
在学习新学问的同时还要复习以前的旧学问,确定会累,所以要留意劳逸结合。只有充足的精力才能迎接新的挑战,才会有事半功倍的学习。下面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高二物理)学问点(总结),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非常明显的。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这一领域的进展。信任不久的将来,传感器技术将会消失一个飞跃,达到与其重要地位相称的新水平。
高二物理学问点2
(一)定义及符号:
1、定义: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符号:R。
(二)单位:
1、国际单位:欧姆。规定:假如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1Ω。
6
2、常用单位:千欧、兆欧。
3、换算:1MΩ=1000KΩ1KΩ=1000Ω
4、了解一些电阻值:手电筒的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为几欧到十几欧。日常用的白炽灯,灯丝的电阻为几百欧到几千欧。试验室用的铜线,电阻小于百分之几欧。电流表的内阻为零点几欧。电压表的内阻为几千欧左右。
(三)影响因素:
1、试验原理:在电压不变的状况下,通过电流的变化来讨论导体电阻的变化。(也可以用串联在电路中小灯泡亮度的变化来讨论导体电阻的变化)
2、试验(方法):掌握变量法。所以定论“电阻的大小与哪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必需指明“相同条件”
3、结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打算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
4、结论理解:
⑴导体电阻的大小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打算。与是否接入电路、与外加电压及通过电流大小等外界因素均无关,所以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⑵结论可总结成公式R=ρL/S,其中ρ叫电阻率,与导体的材料有关。记住:ρ银ρ铜ρ铝,ρ锰铜ρ镍隔。假如架设一条输电线路,一般选铝导线,由于在相同条件下,铝的电阻小,减小了输电线的电能损失;而且铝导线相对来说价格廉价。
6
(四)分类
1、定值电阻
2、可变电阻(变阻器)
⑴滑动变阻器:
构造:瓷筒、线圈、滑片、金属棒、接线柱
变阻原理:通过转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转变电阻。
使用方法:选、串、接、调
依据铭牌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接法:“一上一下”;接入电路前应将电阻调到。
铭牌:某滑动变阻器标有“”字样,50Ω表示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50Ω或变阻范围为0-50Ω。
作用:①通过转变电路中的电阻,渐渐转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②爱护电路
应用:电位器
优缺点:能够渐渐转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但不能表示连入电路的阻值
留意:①滑动变阻器的铭牌,告知了我们滑片放在两端及中点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②分析因变阻器滑片的变化引起的动态电路问题,关键搞清哪段电阻丝连入电路,再分析滑片的滑动导致变阻器的阻值如何变化。
8
⑵电阻箱:
旋盘式电阻箱:结构:两个接线柱、旋盘
变阻原理:转动旋盘,可以得到0-
读数:各旋盘对应的指示点的示数乘以面板上标记的倍数,然后加在一起,就是接入电路的电阻
插孔式电阻箱:结构:铜块、铜塞,电阻丝
读数:拔出铜塞所对应的电阻丝的阻值相加,就是连入电路的电阻值。
优缺点:能表示出连入电路的阻值,但不能够渐渐转变连入电路的电阻。
高二物理学问点3
: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
(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
:F=qE{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
9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