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助读》随感
《医案助读》书如其名,是医案阅读的入门导向类书籍。它解决了什么是医案、医案的重要性、怎么读医案三个基本问题。用详细的名家医案作为阐述观点的串珠,边引用边议论,阅读印象尤其深刻,学习气氛也比模式学习更加轻松。引用的
《医案助读》随感
《医案助读》书如其名,是医案阅读的入门导向类书籍。它解决了什么是医案、医案的重要性、怎么读医案三个基本问题。用详细的名家医案作为阐述观点的串珠,边引用边议论,阅读印象尤其深刻,学习气氛也比模式学习更加轻松。引用的医案病案也有根源可循,书后的介绍医案也是实用性较强。
作为一个未入临床的医学生来说,医案能够算是最初的临床体验。不同于
过去患病就医的被救治,读医案是从医者的角度,对待“治病”这件事,着重的
是辩证和论治。医案中医生辨证论治的思路比课本上的理论清晰,甚至能经过
这样来进行跨时代的教与授。医案的重要性,有前辈用中医理论基础与之相类
比,作为丰富医治灵活性的重要渠道,不堪称不须重视。
在读《助读》以前,我对医案的认识不多,印象里的医案是模式又客观的,像说明文一般,科学却死板。读过之后才知道,我混杂了病历和医案的观点,看到的病历和医生记录的医案是不全相同的。像实录性医案就有六种分类,每个分类下的医案不单是客观的,有的会写明辨证施治的过程,有的会穿插医者的想法,有的甚至仍是医者用来“秀文采”的手段!可爱又温暖的微微一笑,就是我在看到这时,对“医者仁心”的实在印象。而真实死板、条框分明的医案被称为病历式医案,虽然条理清晰,但给我一种又硬又沉的感觉,思路也有断层,在真实临床实践时,如此模式的医案倒是有些像应付任务了事的样
子,寥寥数笔地将病痛飘然带过,不应当是一位医务人员应当有的态度吧?
不论上什么课,做笔记都是加深理解和记忆的好方法,关于阅读医案来说
也是如此,只是把“笔记”两字换成了“评注”。评注不单是为了能理解的更透彻,还能够表达作为医者的读者的自我观点,对医案著者的医学思想、治学方法和
理论术语等进行品头论足。《助读》只列举了三条评注的益处,可是我认为能对作者的观点进行评论,是中国式教育里所稀缺的,评注的存在对中医文化的多样化发展绝对有利而少害。
在对初学者的指导上,《助读》中给出的要求重视不同能力的提高。比方说,入门级别应当怎么选择医案,想提高某项能力的人又应当选择哪位医者著的医案。悉数举例道来,不乏名师的气派。精选合适的医案读本和认识著书背景的建议给了我不小启迪,中医虽是需要灵性的科学,但学习方法却仍是要从
1/2
理性出发。又或许说,死的知识和活的方法,都仍是从医书来的。医案作为一种医书,它的价值之高正是体现在这儿:
既记录科学的知识,又蕴含灵活的方法。只是作为我这样的小菜鸟来说,光是记忆医案里的知识,就有够呛的了。值得高兴的是,《助读》不单记录各家医案病案,也有作者黄堭前辈对病案的讲解,在读到难理解的案子时比较方便,不用拿着原
中医《医案助读》读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