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萝卜》说课稿在本节课中, 力图体现出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 从被动接受学习变为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学习。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再自己想办法解决, 并能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合作完成; 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目标: 1 、自己探索 100 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2 、从加法计算方法迁移得出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师: 同学们, 老师这儿有一幅画, 谁能用一个好听的故事把它讲给大家听? 生: 森林里住着小兔一家人。有一天, 兔哥哥出去玩, 忽然看见一片萝卜地,这儿全是它喜欢吃的萝卜。它赶紧跑回家叫来妹妹,一起拔萝卜。兔哥哥一下拔了 36 个萝卜,兔妹妹拔了 23 个萝卜。(师生掌声起,该生很高兴,甜甜地笑了。) 【在这个环节中, 力图创设一种具体的情境, 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二、讨论。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a :我知道了兔哥哥拔得多,兔妹妹拔得少。师: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a :为什么兔哥哥拔得多,兔妹妹拔得少? 师:谁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生b :因为兔哥哥大,兔妹妹小。生c :因为兔哥哥长得壮,比兔妹妹力气大。师: (对生 a )他们的回答,你满意吗? 生a 笑着点点头。生d :为什么兔哥哥不把自己的萝卜分给妹妹一些呢? 生e: 兔哥哥长得高, 吃得多; 兔妹妹小, 吃得少。两个人的萝卜刚够自己吃。生f :它们两个是一家人,拿回家后一起吃。生g :我想知道,兔哥哥和兔妹妹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生h :兔哥哥比兔妹妹多拔了多少个? 生i :兔妹妹比兔哥哥少拔了多少个? (教师将生 g 、生 h 、生 i 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在这一环节, 让学生看懂图中的意思, 再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问题从生活中来。同时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更乐于自己解决。】三、探索加法的计算方法。师: 同学们提出了好多问题, 有的咱们已经解决了, 这儿还有三个问题(指黑板) ,咱们来解决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的问题。怎样列—————————————————————————————————算式呢? 生: 36+ 23 =?(有的学生已报出结果。) 师: 算出结果的同学想一想自己是怎么算出来的。其他同学自己想办法计算 36+ 23 的结果,可以用小棒、算盘、练习本等。(学生动手探究,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引导、帮助。) 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 生a: 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我在左边摆 3 捆零 6根,就是 36, 在右边摆 2 捆零 3根, 就是 23。然后数一数, 一共 5 捆零 9根, 就知道 36+ 23=59 。生b: 我是拨计数器算的。我先在十位上拨了 3 个珠子, 在个位拨6 个珠子是 36 ,再在十位上拨 2 个珠子,在个位上拨 3 个珠子, 一看是 59。生c :我是用口算得出的, 6+ 3=9 , 30+ 20= 50, 50+9= 59。生d :我也是用口算得出的, 36+ 3=39 , 39+ 20=59 。生e :我也是用口算得出的, 36+ 20= 56,
《拔萝卜》说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