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查房、病例讨论多发肋骨骨折
:赵芳、刘素芳
病史汇报
患者以车祸后2小时胸背部疼痛,拨打120,由120接回我院。
既往史:十年前右侧锁骨骨折
诊断:、护理措施、预期目标
P4:体温升高与肺损伤,长期卧床有关
I4:
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氯化钠100乌斯他丁30万Q8h,%氯化钠100头孢西丁28h静脉点滴。
遵医嘱抽取血标本,了解血常规变化。
患者出现发热时,给予冰袋物理降温,嘱患者多饮水,观察患者降温部位的皮肤变化。
04:患者体温升高,一周内体温降至正常。
护理诊断、护理措施、预期目标
P5:潜在并发症: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肺水肿、
I5: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局部及伤口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准确记录出入量。
遵医嘱抽取动脉静脉血标本,了解常规化验结果。
在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引流通畅预防肺部即发感染。
,如皮肤惨白湿冷、不安、血压过低、脉搏浅快等情形,如有上述情况发生及时汇报医生。。
O5:患者病情变化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
讨论护理查房
大家发言:
病例讨论
1、在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过程中,面对水柱波动弱、引流液量突然减少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讨论一
胸腔闭式引流管拔管指征
置管引流48—72小时后,临床观察引流瓶中无气体溢出且颜色变浅、24小时引流量少于50、脓液少于10、胸部X线摄片显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病人无呼吸困难或气促时,即可终止引流,考虑拔管。
肺复张的表现
X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病人无呼吸困难
“回头看”
由普外科医生行左侧胸腔闭式引流术, 第一日引流出暗红色血性液体量约400,水柱波动好。第二日引流液250 ,其中白班引流出50,水柱波动弱,夜班引流出200,水柱波动明显。第三日引流液100,第四日引流液70,第五日引流液50,第六日引流液20,颜色暗红色,水柱波动弱,转普外科。
回头看
根据第二日引流情况,白班50,水柱波动弱,引流量不多,夜间引流出200,水柱波动好!
怎么办!
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中出现引流液少,水柱波动弱,我们应该怎么处理?
病例讨论
考虑的第一问题:
胸腔闭式引流管堵塞
病例讨论
考虑的第二问题:
肺已复张
“二回头”
根据后面引流情况100,70,,50,20
得出结论
本病人可能是胸腔闭式引流管堵塞
胸腔引流管堵塞原因
①引流管折压、扭曲;
②血块、脓块或残渣堵塞引流管或引流管的接头狭窄,被血凝块堵塞;
③胸壁切口狭窄或肋间隙狭窄压迫引流管;
④引流管侧孔紧贴胸壁或膈肌上升顶住了引流管管口;
⑤引流管可滑至肋骨外置于皮下,或脂肪和肌肉层较厚而使引流管不在胸腔内;
胸腔引流管堵塞原因
⑥引流管插入位置太低;
⑦引流装置有漏气不密封现象;
⑧负压吸引时,因负压吸力不足,如果肺脏的漏气量大于负压吸引量,可不产生气泡;
⑨管道太短,病人改变体位时部分或全部脱出胸膜腔。
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预防为主
针对上述种种原因,我们应积极采取预防 措施,并及时加以排除。
预防为主
病人出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的症状,听诊患肺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或者出现皮下气肿,说明引流管不通,应及时查明原因,对症处理.
紧急处理
疑为异物堵塞,可上下挤压引流管。如血块或渗出液阻塞引流管,挤压无效时,可协助医生按无菌操作要求,用空针管抽吸或以无菌生理盐水10~20自引流管注入胸腔,冲洗导管使之通畅,或从引流管注入链激酶或胰蛋白酶,溶解血块,以利于排出。如为脓胸引流不畅,可戴上无菌手套用手指探查脓腔,调整引流管位置,每周取出引流管清洗一次,消毒后(或更换新的)再放入。大量血胸引流时,如引流突然中断,病人出现休克表现,经挤压管道,调整位置后仍未见血液流出,应考虑为胸腔凝血块形成或血胸未能及时引流,此后出血可因胸腔内积血及凝血块增多而致引流管阻塞,应及时通知医生并做好术前准备和抗休克救治。
如何正确的挤压
须先用止血钳夹住排液管下端,两手同时挤压引流管然后打开止血钳,使引流液流出。具体见示范
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最简单的方法
观察引流管是否继续排出气体和液体,以及长玻璃管中的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必要时请病人深呼吸或咳嗽时观察。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关键点:
1、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使用前注意引流装置是否密封,胸壁伤口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
2
多发肋骨骨折护理查房及病例讨论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