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生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迢迢路程!漫浩浩一词,读起来即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家乡在哪儿?所思在哪儿?至此,抒情主子公感情苦痛到极点。可是,这两句并没有干脆点明主子公的苦痛,这样,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效果。最终两句也并没有顺接上面两句,而是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主子公更探的担忧是,假如两个相爱的人此生都不能相聚相守,那就只能是悲伤以终老了。黯然的心情真是令人消魂!
  五、合作探究
  1、诗歌的抒情主子公是谁?
  (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内容,可以有争议。)
  2乐景写哀的手法
  (探讨其作用和效果,适当进行课外拓展。)
  3诗作者是女子还是男子?
  (总结学生的发言内容)
  诗中涉江者是留在旧乡的女子,是她在涉江采芙蓉,心想自己在采芳草寄给所思的男子;同时那位所思的男子也在还顾望旧乡,起长路漫浩浩欲归不得之叹。把环顾接所思,作为女子推己及人的一种想象,见出女子对男子的爱情有极深的信任。
  马茂元先生说的好:文人诗与民歌不同,其中思妇词也出于游子的虚拟,因此,《涉江采芙蓉》最终仍是游子思乡之作,只是在表现游子的苦闷悲伤时,采纳了思妇词的虚拟方式。在穷困潦倒的客愁中,通过自身的感受,设想到家室的离思,因而把同一性质的苦闷,从两种不同角度表现出来。
  从这一点看,《涉江采芙蓉》为表现游资思乡的苦闷,不仅虚拟的全篇的思妇之词,而且在虚拟中又借助思妇口吻悬想出游子还顾望旧乡的情景。真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六、小结
  1境界高洁清幽
  2乐景写哀,含蓄婉曲
  3简朴而美妙的生活情调
  七、拓展阅读
  《古诗十九首》中的其它诗歌
  总结这些诗歌的特点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混乱。下层文士漂泊蹉跎,游宦无门。《古诗十九首》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表述着同类的境遇和感受。这十九首诗歌,基本是游子思妇之辞。详细而言,夫妇挚友间的离愁别绪、士人的彷徨失意和人生的无常之感,是《古诗十九首》基本的情感内容。
  清人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对此有一段特别精确的评价说:《十九首》所以为千古至文者,以能言人同有之情也。人情莫不思得志,而得志者有几?虽处富贵,慊慊犹有不足,况贫贱乎?志不行得而年命如流,谁不感慨?人情于所爱,莫不欲终身相守,然谁不有别离?以我之怀思,猜彼之见弃,亦其常也。失终身相守者,不知有愁,亦复不知其乐,咋一别离,则此愁难已。逐臣弃妻与挚友阔绝,皆同此旨。故《十九首》虽此二意,而低回反人人读之皆若伤我心者,此诗所以为性情之物。而同有之情,人人各具,则人人本自有诗也。但人人有情而不能言,即能言而言不能尽,故特推《十九首》以为至极。
  这段话指出了《古诗十九首》所表达的情感,是人生来共有的体验和感受。如:表现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涉江采芙蓉》、《去者日以疏》;表现思妇对游子深切思念和真挚爱恋的《凛凛岁云暮》、《客从远方来》和《迢迢牵牛星》;表现游士对生存状态的感受和他们对人生的某些观念:《回车驾言迈》、《明月皎夜光》。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h思密达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2-06-0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