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眼衣原体肺炎
Chlamydia trachomatis pneumonia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呼吸内科 陶孝芬
沙眼衣原体肺炎
治疗treatment
6
一层内膜构成,但其细胞外膜缺乏肽聚糖(PG),外膜和周质中存在二硫键交叉连接蛋白
3种膜蛋白:
外膜主蛋白(MOMP)
富含半胱氨酸大蛋白CRP
富含半胱氨酸小蛋白(CRPs)
MOMP2蛋白是CT感染的主要免疫原
沙眼衣原体血清学分型:
根据MOMP表位氨基酸序列的差异,将沙眼衣原体分为19个血清型。
①沙眼生物型:4个血清型(A、B、Ba和C),可引起沙眼;
②生殖生物型:11个血清型(D、Da、E、F、 G、H、I、Ia、J、Ja和K ),
可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亦可引起新生儿包涵体结膜炎、婴幼儿肺炎。
③ LGV生物型:4个血清型(L1、L2、L2a和L3),可引起性病淋巴肉芽肿。
微生物学特性
沙眼衣原体的基因组
From:. Molecular Epidemiology of Chlamydia
trachomatis Urogenital Infection
抵抗力
衣原体耐冷不耐热,在-60℃感染性可保持5年,液氮内可保存10年以上,冷冻干燥保存30年以上仍可复苏。
对常用消毒剂、紫外线敏感。
四环素、氯霉素、强力霉素和红霉素等抗生素有抑制衣原体繁殖的作用。
微生物学特性
培养特性
鸡胚接种:6~8日龄鸡胚卵黄囊中繁殖,感染后3~6天致鸡胚死亡,并可在卵黄囊膜中找到包涵体、原体和始体颗粒。
组织细胞培养:可在HeLa、McCoy或HL等细胞中生长良好,可将接种有标本的细胞培养管离心沉淀以促使衣原体穿入细胞,在细胞培养管中加入代谢抑制物。
微生物学特性
沙眼衣原体肺炎
治疗treatment
6
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
4
诊断diagnosis
5
3
免疫immunology&病理pathology
1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微生物学microbiology
2
借助表面脂多糖和蛋白质吸附于易感细胞。
能产生类似G-菌内毒素的毒性物质,能抑制宿主细胞代谢,直接破坏宿主细胞。
MOMP能阻止吞噬体与溶酶体融合。
MOMP表位易变异,在体内可逃避特异性抗体的中和作用而继续感染细胞。
热休克蛋白(HSP)能刺激机体巨噬细胞产生TNF-α、IL-1、IL-6等炎症性细胞因子。
免疫&致病机制
感染后机体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以细胞免疫为主,但保护性不强,维持时间短,故常造成持续感染、反复感染和隐性感染。
为了逃避宿主的免疫应答,衣原体能够转变进入以具有截然不同抗原外形为特征的持久稳固发育期。
免疫&致病机制
沙眼衣原体通过诱导T细胞凋亡、抑制宿主细胞凋亡途径和抗凋亡家族成员Mcl-1,调节宿主细胞凋亡信号级联反应维持其持续性感染。沙眼衣原体通过蛋白裂解、脱泛素作用、下调炎性细胞因子等抑制宿主细胞的免疫反应,导致持续感染。
病理表现
间质性肺炎:肺泡间隔等肺间质内可见大量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肺泡间隔增宽,肺泡腔内无渗出物
严重时肺泡腔内透明膜形成
Neonatal chlamydial pneumonia induces altered respiratory structure and function lasting into adult life.
Madhulika Jupelli, Ashlesh K Murthy, etc.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 (2011) 91, 1530–1539.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破裂→咳嗽后咯血?
;
CT感染诱导自身抗体产生→肺和支气管免疫复合物沉积→血管炎性坏死→咯血?
CT感染引起咯血的可能原因
沙眼衣原体肺炎
治疗treatment
6
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
4
诊断diagnosis
5
3
免疫immunology&病理pathology
1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微生物学microbiology
2
EBSCO & 万方 检索结果
万方
临床表现
汪天林,
婴儿沙眼衣原体肺炎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