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家庭社会学考试要点.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家庭社会学含义与特征家庭社会学(Sociology ofFamily) 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借鉴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对家庭进行综合研究的社会学分支学科。特征: 社会学的视角与家庭综合研究 2. 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视角; 把家庭视为社会制度,侧重研究家庭功能及变迁;把家庭视为社会组织,侧重研究家庭关系。 3. 家庭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方法论:社会学研究的实证主义方法论与人文主义方法论(现象学方法论)。 2、具体研究方法:个案法、调查法、观察法、比较法、历史法。方法上存在两大传统路径:以摩尔根、马恩为代表的以人类学方法研究家庭起源与发展;以社会学方法研究家庭现状。 4. 家庭社会学价值 1、家庭人类社会生活最悠久的组织形式之一,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之一。 2、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社会细胞。 3、家庭现状的研究需要。结合自身观察与知识论述学习家庭社会学的意义家庭社会学旨在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获得对家庭规律必的认识,从而为家庭的健康、幸福与和谐指明方向,进而增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 1 .对于择偶行为,研究者们是如何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理论解释的? 个人主义解释(生物学心理学的解释),社会文化解释 :人们之所以择偶乃是受人的生理本能的驱使,因此人的择偶行为是一种由遗传形成的先天性的行为。(本能趋使男性去接近女性) : (1)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作为儿童时期的恋父恋母情结的延续(2)同质性理论: 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人更具吸引力,价值观的相似更为重要,空间上和心理上更易接近(门当户对的合理性) (显现) (3)需要互补理论: 选择能满足内在心理需要的人为配偶,互补性特征更多表现在性格、气质、生理特征方面(潜在) 3. 社会文化角度的解释:注重社会因素如职业、经济地位、家庭背景等因素对择偶的影响。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看择偶,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在择偶中并不是自由的,而是深受着社会和文化规范的左右,这些因素集合起来促使一个人做出选择,选择谁做配偶并不是个人的自由, 虽然有时候看似是个人的自主决定。(1)社会交换理论经济理性不仅存在于经济行为当中,也存在于包括友谊、爱情和婚姻在内的几乎所有的社会行为当中。择偶是一种交易行为(金钱、地位、容貌、气质、性行为的任意组合),择偶本身是一个理性选择的过程。理论基础:社会化了的个人行为不是随意的,而是有目的或目标取向的,行为本身既是某种互惠交换,并倾向于双方均等。同类匹配:年龄居住地教育种族宗教社会阶级价值观(2).角色理论: 人们倾向于寻找与自己有着相同角色概念和角色期待的人作为择偶的首选对象。(3)序列理论(发展的理论) “过滤”理论:择偶的早期双方类似的社会因素(宗教教育父亲的职业)发挥重要指导作用,深入发展中价值观一致作用重大,择偶过程中前后的预期并不始终一致,会发生变化。过程和发展理论: 择偶是关系形成的过程和某种社会环境中个体间交易达成的过程“刺激-价值-角色”理论:择偶是三阶段发展的序列:刺激阶段(吸引、好感)、“价值比较”阶段(交往了解)、实际角色扮演梯度理论:男高女低 “性”在约会中的作用。从容应对公开沟通:制定游戏规则性教育的目的: 教会学生自己做决定,而不是替学生做决定。教导学生对自己的性行为负责。禁欲还是延后

家庭社会学考试要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uzw466
  • 文件大小109 KB
  • 时间2017-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