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篇爱莲说知识清单一、重点字词 1. 重点实词(1) 世人盛. 爱牡丹盛: 特别(2)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染: 沾染( 污秽) (3) 濯清涟... 而不妖濯: 洗涤清涟: 水清而有微波, 这里指清水(4) 中通. 外直. 通: 贯通直: 挺直(5) 不蔓. 不枝. 蔓: 生枝蔓枝: 长枝节(6) 香远益. 清益: 更, 更加(7) 亭亭.. 净植. 亭亭: 耸立的样子植: 立(8) 鲜. 有闻鲜: 少 2. 古今异义( 1) 亭亭净植. 古义: 立今义: 种植(2) 宜. 乎众矣古义: 应当,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今义: 合适, 应当 3. 一词多义(1) 鲜: ①陶后鲜有闻少②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鲜艳(2) 之: ①水陆草木之花的, 助词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用于主谓之间, 表舒缓语气, 不译(3) 出: ①出淤泥而不染从……长出来②不复出焉出去(4) 远: ①香远益清远播, 形容词作动词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形容词, 远远 4. 词类活用(1) 名词作动词不蔓不枝蔓, 在文中意思为长枝蔓枝, 在文中意思为生枝节(2) 形容词作动词香远益清远, 在文中意思为远播, 远远地传送出去二、成语积累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出淤泥而不染三、名句积累 1.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2. 予谓菊, 花之隐逸者也;牡丹, 花之富贵者也;莲, 花之君子者也。四、关键句子翻译 1. 水陆草木之花, 可爱者甚蕃。水里和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 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2.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而我却唯独喜爱莲花, 它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 在清水里洗涤过, 却不显得妖媚。 3.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人们) 只可以远处观赏却不能轻浮地去玩弄它啊。 4. 予谓菊, 花之隐逸者也;牡丹, 花之富贵者也;莲, 花之君子者也。我认为, 菊花, 是花中的隐士; 牡丹, 是花中的富贵者; 莲花, 是花中( 品德高尚) 的君子。5. (2014 · 安徽)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它的茎中间贯通, 外形挺直, 不生枝蔓, 不长枝节。 6. (2014 · 安徽) 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对于菊花的喜爱, 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五、文意理解 1.《爱莲说》中称莲是“花之君子”, 试根据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当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莲具有象征君子美好品德的意义。具体来说,“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世俗浮沉的品质,“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 不哗众取宠, 不炫耀自己;“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特立独行, 正直不苟, 豁达大度;“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美好的品质。 2. 人们爱莲, 因为它有很多价值。在观赏价值、实用价值、精神价值中你更看中它的哪种价值?请谈谈你的看法。我更看中它的精神价值, 莲是圣洁的代表, 更是佛教中神圣净洁的象征。莲花出尘离染, 清洁无瑕, 历代诗人赞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把莲花喻为君子, 给人以圣洁的形象。 3. 作者以莲自喻, 表明他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表明了他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 4. 本文写莲, 同时还写到了菊、牡丹, 这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这里运用了衬托手
爱莲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