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出师表教学设计及反思,是优秀的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出师表教学设计及反思第1篇
一、齐读第6段
1、疏通词句。
2、提问:本段写什么内容?
讲解:诸葛亮在本段受命的句子是
(4)诸葛亮出师北伐的目标是
(5)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6)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意看轻自己的句子是:
(7)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
(8)《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行不平,罚不行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一样。
(9)《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缘由是:
10)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
(11)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
(12)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13)通过对比写出先后汉兴隆及衰败缘由的句子是
(14)诸葛亮在刘备几乎全军覆没的境况下,出任军师,追随刘备创业。他在《出师表》中写到:
(15)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追言白帝城托孤之事,交代此次出师的历史根源及思想基础的语句是:
(16)写尽作者一生的句子:
(17)、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
(18)、诸荀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有利的主观条件是:
(19)、表达了作者对刘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
(20)作者在《出师表》中写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把相关的文字默写出来:
3.诸葛亮,是才智的化身,他运筹帷幄,指挥若定,请结合《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用短语写出他所指挥的两个战例。
出师表教学设计及反思第3篇
1、了解奏表的特点。
2、了解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等名言。
3、驾驭本篇的'词语。
1、陈述衷情,这是表文的一大特点,本篇情挚辞切,教学中要突出这点。
2、本文词语较多,学生生疏者不少,要逐句弄懂,逐段讲解。
3、加强诵读、背诵练习。
二教时。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今日我们学习诸葛亮的《出师表》。诸葛亮这位闻名的历史人物,大家比较熟识。诸葛亮辅佐刘备,历尽艰难坎坷,经过多年奋战,最终建立了蜀国,身负丞相重任。蜀国建立后两年,即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后主刘禅继位,时年16岁。诸葛亮受遗诏辅佐刘禅,主持蜀国军政大事。公元227年,诸葛亮统率蜀国军队北进,驻军汉中(今陕西南郑县),打算征伐曹魏,夺取中原,复兴汉室。他当时感到刘禅暗昧软弱,颇有内顾之忧,所以临动身前上书刘禅,恳切劝谏,要刘禅继承刘备遗志,砥砺志行,振作精神,听信忠言,任用贤良,黜斥佞人,严明赏罚,尽心国事,以图完成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大业。这就是《出师表》。
表是臣下向君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表文的一大特点是陈述衷情。学习这篇文章,要留意领悟诸葛亮在文中所表露的思想感情,了解文中诸葛亮的一些名言。
二、老师范读课文并正音
三、朗读
可叫三四名同学朗读课文。朗读前提出要求:字音正确、句读分明。读毕酌情讲评。然后让学生各自默读课文,参看课本注释,弄懂词句意思,有不解之处,当堂提出。
四、讲解文章第1~5段
1、齐读第1段。读毕,就字音、句读酌情讲评。
⑴ 疏通字句。
⑵ 提问一:诸葛亮在奏表的开头一段向刘禅提出什么劝谏?
讲解:诸葛亮首先规劝刘禅要继承刘备遗志,砥砺志行,振作精神,广开言路,接受忠谏,而不要自暴自弃,自暴自弃,言谈失义,阻断忠谏之路。
提问二:诸葛亮用什么来激励刘禅?
讲解:诸葛亮用忠臣志士为了报答先帝的殊遇而勤勉不懈,舍身忘我地效忠职守的事实来激励刘禅,要他看到蜀国具有忠臣竭力,志士效命这个好条件。
2、指名朗读第2段:
⑴ 疏通词句。
⑵ 提问:诸葛亮在这段中向刘禅提出什么谏诫?
讲解:诸葛亮谏诫刘禅理政要公正明察,赏罚要善恶分明,对内廷和外廷的官员要一视同仁,不要徇私偏袒。
3、分别朗读第3、4段:
⑴ 疏通词句。
⑵ 提问:这两段的内容是什么?(要求用一句话作答)
讲解:其内容是诸葛亮向刘禅举荐用人。
4、齐读第5段:
⑴ 疏通词句。
⑵ 提问:这段的内容是什么?
讲解:在这段中,诸葛亮以汉朝兴衰的历史说明君王用人之极端重要,告诫刘禅要接近、信任正直贤能、忠贞不渝的臣子。
五、布置作业
1、背诵第1~5段。
2、整理这几段中重点实词的意思、虚词之、于、以等的用法。
3、思索第6~9段的内容。
出师表教学设计及反思第4篇
一、充分利用网络教室资源优势,将介绍背景和疏
出师表教学设计及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