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高鼎说课稿一等奖
这是村居高鼎说课稿一等奖,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村居高鼎说课稿一等奖第 1 篇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涂上颜色,比比,谁画的最能表现出这首诗的意境。
板书:
宿新市徐公店
篱笆稀疏 小路深长 黄碟飘舞 儿童急追
树头花落 叶未成阴 融入菜花 无处可觅
景人
静动
暮春
村居高鼎说课稿一等奖第 2 篇
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过程与方法:
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背诵这首古诗。
(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读懂这首古诗,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抓住诗中重点的词句,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
课前打算:课件;生字卡片;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春天的学问。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古诗说明
1、诗意描述
《村居》写的是诗人在农村看到的景象。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兴趣盎然地放风筝。
2、作者简介
高鼎:清代诗人,以写自然景物见长。
二、要在学生自学生字的基础上,用生字卡片检查指导,使全部学生读准字音。
指导学生读准莺拂鸢长
长是多音字,此处读zhǎng
三、释义,
这首诗的意思是:阳春二月,小草长出了新芽,黄莺鸟在天上飘舞,春烟轻轻擦过河堤边的杨柳,真让人沉醉;读书的孩童放学后早早把家回,赶快凭借东风放风筝。
四、背诵并默写古诗
板书设计:
古诗诵读 村居
小草新芽
黄莺鸟飘舞真让人沉醉
春烟擦过杨柳
读书的孩童回家放风筝。
教学反思:略
村居高鼎说课稿一等奖第 3 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相识4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你们学过许多古诗了,能想想哪些是写春天的吗?请你背给大家听。
2.今日我们又要来学习一篇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
3.这首诗是高鼎写的,这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是《村居》。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出示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孩子们正在放风筝。)
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漂亮的景色。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三、学习生字
1.正字音。留意趁是翘舌音,前鼻音,纸是翘舌音。
2.指导书写。
趁:走字底,最终三撇要写得短而倾斜。
纸:右边是氏不要加一点,易和低字相混。
3.学生自由练习,老师巡察指导。
4.出示要求认读的四个字。开火车读。
四、感情朗读,了解诗意
学习一、二句
1.指名读第一句。其他同学想想这句诗写了些什么?
2.指名说,老师补充。(二月,青草强壮的成长,黄莺飞来飞去)
3.齐读第一句。指导停顿:草长/莺飞/二月天,
4.春天的乡村还有什么迷人的景色呢。我们接着读。
5.全班读其次句。
6.看课件师配音说:看,河堤上的杨柳,在茫茫的春烟中像喝醉了一样吹拂摇荡着。
7.谁再来看着课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8.学生看课件自由说。
9.这么让人如痴如醉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好?
10.指名反复读。老师指导。(河堤/杨柳/醉/春烟。)
11.全班齐读一二句。
学习三、四句
1.指名读。
2.老师说明纸鸢就是指风筝。
3.四人一小组去读这两句,读完后相互探讨:读了这两句后,你似乎看到了什么。
4.指名朗读。老师相机指导。(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5.男女竞赛读。
6.小组派代表说说,读了这两句,你似乎看到了什么。
五、背诗练说
1.自由背诵。
2.小组竞赛背诵。
3.我们学完了这首古诗,你似乎看到什么情景呢?请你说给同桌听。
4.指名上台说。
5.小结:诗人短短的几句诗就写出了乡村春天的漂亮景色。他写得好,你们也说得很好。
六、板书设计
4 村居
草长/鸟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教案点评:
《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
村居高鼎说课稿一等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