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实施“单独二孩”对人口、社会、经济的影响
内蒙古实施“单独二孩”对人口、社会、经济的影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了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战略决策,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决定从3月31日起,在全区城乡居民中启动实施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夫妻可以生育二孩(“单独二孩”)生育政策。内蒙古自治区实施“单独二孩”生育政策后,将对人口社会和经济产生哪些影响,应该采取新的举措加以应对。
内蒙古自治区人口发展情况
内蒙古自治区自上世纪80年代初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全区累计少出生1120万人,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压力,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低生育水平长期稳定
内蒙古自治区实行计划生育30多年来,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从1954年高达38‰的自然增长率降至2001年的5‰以下,‰,低于全较低、人口较少、边疆人口安全的问题。
总人口增速减缓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10年来增长4%,%。与前几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可以发现,最近10年全区总人口增长速度显著降低,大大低于建国以来任何一次普查期间年均增长速度。内蒙古自治区总人口的增长速度与全国同期相比也是偏低的。%,%。。
出生性别比偏高
,。,,2013年为107,达到全国107的正常值。但个别盟市二孩以上性别比偏高,做好出生性别比偏高治理工作任重道远。
老龄化速度加快
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常住人口中0-%,15-%,%,%,内蒙古自治区已经步入老年社会。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内,全区老年人口规模及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攀升。预计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在2023年将超过20%,2033年超过30%。“单独二孩”政策调整后,全区总人口中少儿人口比例不断上升,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的速度。
调整生育政策后对人口社会发展的影响
据测算,内蒙古自治区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后,前5年每年出生人口增加2-3万人,此后近10年年均增量基本稳定在2万人左右,“单独两孩”政策的实施不会形成明显的生育堆积。
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有利影响
一是有利于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国民收入增长、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妇女总和生育率还有可能长期维持。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2001年已经下降到5‰以下,‰,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内蒙古实施“单独二孩”对人口、社会、经济的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