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我的父亲母亲.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我的父亲母亲今天和姐聊天,姐说他们单位要她写一篇想对党说的的话,她在写我的父亲,我想她之所以写这些,是因为我的父亲是一个对党绝对忠诚的老党员,而此时我也想写写我的父亲母亲,我最尊敬的人。我的父亲母亲都是解放前出生的人, 既体会了旧社会的水深火热,也感受了新中国的万象更新。但由于父亲命运的的多桀,他的少年时期是比较不幸的, 经历了人生的四大不幸之一------ 少年时期(大概七岁时),父亲的父亲我的爷爷就因为感冒引发伤寒没钱医治而离开了我的父亲,使我父亲幼小的心灵因丧父之痛受了很大的创伤,而更大的不幸也在两年之后降临------- 我的奶奶也因病离开了我的父亲,使我姑、父亲和二爸彻底的掉入了人生最痛苦的深井,父亲他们姐弟三人最大的依靠就是我的一个太爷,由于我家世代贫苦,所以即使太爷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更别说父亲他们了,而此时也不过解放两年左右,人们的生活还非常困苦,太爷也只好把父亲寄养在我们一个远房亲戚家里,年仅十岁的父亲为了能有一点吃的,只好为远房亲戚犁地,而年仅十岁的父亲还没有犁高,犁出来的地很不平整, 为此挨了不少远房亲戚的鞭子, 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过了一年多,父亲和二叔又被太爷带到远在百里之外的干盐池( 属于宁夏海原县), 为别人家放羊来换吃的,而坚强的父亲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白天靠给别人干活来换点吃的, 晚上就拿出白天在外面捡的有字的小纸片在昏暗的煤油灯或者月光下来识字,慢慢的也认了不少的字,父亲文化程度更大的提升是得益于解放后, 国家在农村组织的扫盲夜校, 虽说是有大的提升,无非是多认识了几个字而已,而在将近十四岁时,在好心人的介绍下, 来到当时的乡加工厂,学打铁,每天为了温饱要抡起有着自己难以承受的重量的大锤,一下一下又一下, 砸来了尊严, 砸来了温饱,虽然身体瘦弱,但吃苦精神是绝对有口碑的,因此我父亲就成了当时人见人爱的小铁匠,也为我父亲以后生活的改变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所以在我父亲当了三年铁匠后,一位在公社工作的远房亲戚看上了我父亲的憨厚和能干, 问我父亲去不去邮电所送报纸,而有远见的父亲在当时虽然打铁比送报挣得粮票多,也毅然同意了, 当时我父亲才十六岁,已经会为自己做主了(在现在的小孩来说,十六岁的年龄好多还要家长哄着吃饭)。于是我父亲就转行去了邮电所送报纸,在当是也是非常吃苦,因为当时的交通状况非常不好,所有的通往农村的邮件都是由班车带的,而我们贾寨柯根本就不通班车,所以父亲为了取回和送走邮件,要到七十多公里外的水泉乡去接邮件, 两天一趟,在现在看来,七十多公里只是一脚油门的事,而在五十年代的中国农村,柏油路是基本没有的,通往乡下的只是厚厚的砂石路,而在砂石路上骑自行车走七十公里,那种感觉在所谓的 80 后、 90 后的年轻人是想都想不出来的,父亲每天为了这七十公里,要半夜三四点起床,披星戴月, 风雨无阻, 为了一种责任,一种信念,一坚持就是 20 十多年, 现在想来当时父亲的行为放到现在每年都会感动中国,感动大家,不过当时父亲的这种执着和认真也真的感动了一个在他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人--- ---- 那就是我的母亲,虽然说当时是包办,但个性很强的母亲是不愿意嫁给自己不满意的人的,而父亲打动母亲的不是伟岸的身材或者英俊的外表,而是靠着自己对生活的执着和热情, 让当时是盐池一枝花的母亲无怨无悔的坚定站在了父亲的身边,他们相依相靠, 风雨

我的父亲母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249 KB
  • 时间2017-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