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文献综述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有关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涵义及其内容,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及评价体系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对于国内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实践发现的难点及解决对策、评价方法及评价体系进行梳理分析,最后指出了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未来研究方向和侧重点。
关键词: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综述
一、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涵义及其内容
姜彦秋(1999)认为,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经济责任关系的主体之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的监督、鉴证和评价活动。彭振威(2005)认为,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涵义是指审计单位对企业领导人员在其任期内的资产、负债、损益情况的三大特性及相关的经济活动(包括采购等经济活动)所负有的经济责任所进行的审计监督、鉴证和评价活动。潘晶(2011)认为,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是企业审计中的一种形式,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指被授权的审计单位对企业领导人员任期届满或调任、转任、免职、退休等事项前对其所在单位的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负有的直接责任进行的监督、鉴证和评价的活动。曹恒、郭诗勇、涂义斌(2012)认为,经济责任审计就是指审计主体接受委托或授权,对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人所在单位的财政和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及其相关的经济活动等进行审计,以监督、评价和鉴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行为。
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有三种观点:第一观点认为是财务收支审计的扩展延伸,对领导干部在其所在单位的财务收支范围内进行的一种评价;第二种观点较第一种观点更为全面,认为不仅仅包括财务收支审计,还要对领导干部所在单位的经济发展的各分类及综合指标进行评价;第三种观点着重强调审计是一种委托关系,经济责任审计只对委托者要求的宏观经济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第二种关于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观点目前比较普遍,认为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包括财务收支、资产质量、经营成果、经济效益及财经法纪审计。
二、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及解决对策
梁秀根、黄邓秋、蔡赞、汪春信(2011)认为,企业中各监督单位的职责不够明确,审计结果落实不到位、对于审计结果的整改也不彻底,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不够科学,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还有待于提高,对此,他们提出加强监督,建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制度,拓展后续审计,并进一步建立科学完整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潘晶(2011)指出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存在:(1)干部管理制度导致经济责任审计流于形式,审计的权威性不强;(2)审计人员的结构比较单一、审计内容比较单一。相应的,(1)认真贯彻“先审后离”制度,积极推进任中审计;(2)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素养。曹恒、郭诗勇、涂义斌(2012)认为,目前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着对于对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认识不清、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体系不健全、对于审计结果的运用情况没有硬性的规定,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政治素质不够高等问题,为此他们提出要正确理解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构建有效的经济责任评价体系,实行问责制度,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与培训。
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方法及评价体系
本文选取较有代表性的企业:李有华、车雪梅、王芳、侯本忠、郑厚清、王琳磷(2011)提出,国有企业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文献综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