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大学语文论文.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大学语文》课程论文
题目:《我与地坛》有感
学生姓名: 赵全林
学 号:1200107238
年级专业: 12机电2
任课教师: 蒋经国
提交日期:2013年5月12号
。另外,史铁生还是一个编剧。他创作了电影剧本《多梦时节》《与人合作》、《死神与少女》等,《死神与少女》属于一种新的电影类型—--诗电影,这为电影类型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这两部影片都由林洪洞执导,第三届儿童电影童牛奖艺术追求特别奖,《死神与少女》 以其独特人生价值的探索于一九八九年发表于保加利亚第十三届瓦尔纳国际红十字会与健康电影节荣誉奖。
史铁生的作品,特点就在于史铁生自己有着对于残疾的真实体会。包括那些怎样从人生低谷期站起来的真实感受以及经历是别人无法企及的。他以一个残疾人的姿态,以一个残疾人的心理状态,写出了千千万万残疾人的真实的内心期盼与向往还有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但他写作的思想早已不是只停留在身体伤残方面,而是上升到了“精神伤残”方面。这更高一层的领域是他的作品显得更加有可读性,也更有价值。他的作品总带着一些亲力亲为的感伤,在他看来所有的人都是残疾的,有些人表现在生理上,而大多数人却表现在心理上。也许,心理上的残疾会比生理上的残疾更加难以治愈,更加可怕吧!
第一次接触我与地坛,是在中学的课本上。记得中学时候有两个作家给了我深刻的印象。一个是为了祖国兴亡弃医从文用笔对抗敌人的鲁迅;另一个就是史铁生,因为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这篇文章是一篇长篇抒情散文。乍一听也许并不像小说那样吸引人,可恰恰是它,给了那个年纪的我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和鼓励。我也如那千千万万的人一样,被这篇文章真挚的情谊所深深地打动。文章一部分讲述了自己对母亲的思念,另一部分则表现出了一种对于希望的追求与探索。他一直在探索,人应该怎样活,怎样与不公的命运作斗争,字里行间无不表露出作者自己的坚强勇敢,对未来坚定的信心与向往。地坛,是北京的一个地方,离作者的家很近。在作者刚刚瘫痪的日子,他每天都摇着轮椅去地坛,一待就是一整天。在那里他整日整日的思考生命的意义。从那里的所见所闻中感悟生与死的问题并抒发了自己对于命运的看法。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有这样一句话一直让我印象深刻,那就是“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我总是在想,在地坛的那几年,史铁生的脑海里是经历了多少次痛苦的挣扎啊,才能够最终这样大彻大悟,得出这样的感慨。然而,最令我感动的还是另外两句:“我甚至现在就能清楚的看见,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长久地离开它,我会怎样想念它并且梦到它,我会怎样因为不敢想念它而梦也梦不到它” 和“要是有些事情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都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这两句话我看过一次就深深的记了下来,是这位伟大的作家第一次给了我如此深刻的感动。史铁生也曾经在《我的梦想》中写到:也许是因为人缺了什么就更喜欢什么吧,我最喜欢的竟然是足球。当时我在自己的内心感受到了那种揪心的疼痛。愤慨命运对于他的不公平。可是他自己却比我们这些读者看得淡,他坦然面对人生让我不自愧不如。他同时也成为了我最爱的作家。可是当我听到他去世的噩耗时,我才感受到这世上又少了一个纯粹的灵魂,他虽然身体残疾,可在我看来他

大学语文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xc6688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22-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