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8
?散文诗两篇? 备课笔记
一、课文悟读
?记忆?
记忆 ,历史的见证人。“记忆〞一词在多种声音的喧哗中显得既嘹亮又微弱 ,既结实又无力。假设要探析“记忆〞的文学内涵 ,那就更不确定了 ,因为它没有重量 ,没有体积 ,信仰的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
在散文诗中 ,从文章题目、环境描写到人物形象的塑造 ,作者推出了一组象征性形象。这些象征性形象的运用 ,使这篇散文诗寓意深刻 ,发人深省 ,耐人寻味 ,内容含蓄深广。在作者所描绘的深远的意境之中 ,读者思绪的触角 ,会随着文中那些具体、生动的象征性形象的轨迹而延伸 ,而且读者的心灵也会因此受到陶冶和感染。在艺术作品中 ,只有恰切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 ,才能使作品的主题具有隐蔽性、含蓄性和耐读性 ,而不是含混不清 ,?门槛?一文在这方面堪称到达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
二、亮点探究
1.仔细品读文句:“记忆嘛 ,没有重量 ,它却既可以压得人匍匐在地 ,又可以鼓舞人在理想的空间飞翔。〞请指出“压得人〞“鼓舞人〞其中的“人〞字的含义是否相同?
4 / 8
探究学习:文句中“压得人〞“鼓舞人〞中两个“人〞字的含义是不同的 ,应是针对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人而言的。通读全文 ,就会找到答案:前者指庸人、叛徒、蠢货、懦夫等一类人 ,后者指智者、勇士等一类人。前者因为或是“只记得一己忧患〞 ,或是“忘记了人民疾苦〞 ,或是把“荣耀当做冠冕顶在头上〞 ,所以他们被“灰色〞的记忆压得匍匐在地;后者因为或是“从成功的记忆里提炼警觉〞 ,或是“忘掉自己的危难 ,却铭记着他人的艰辛 ,只为人民的幸福去忘我奋斗〞 ,所以“忘我的精神〞鼓舞他们在理想的空间飞翔。前者丑陋的灵魂和卑劣的形象令人唾弃 ,后者美丽的心灵和高尚的形象 ,令人景仰。
2.文中有“你正望着我呢 ,年轻的朋友〞“你的眼睛仿佛正在询问我〞“而你 ,朋友 ,却执拗地望着我〞“年轻的朋友 ,关于记忆 ,请允许我〞“哦 ,年轻的朋友 ,你还在望着我 ,望着我呢〞的语句 ,试分析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
探究学习:本文假设“我〞与“你〞面对面亲切交谈 ,一问一答。这种“假设〞的情境 ,有助于缩小读者与作者的距离 ,有助于使作者的“笔谈〞变得和蔼可亲。虽如话家常一样 ,但是这“一问一答〞的形式却给读者提供了一条清晰的探究文章内涵的线索。
3.“记忆 ,是什么?〞“关于记忆 ,究竟该怎样描述?〞“记忆究竟是什么?〞作者在探究这一系列问题时 ,是重在答复记忆的生理本质是什么?还是重在表现记忆的社会本质是什么?
探究学习:作者在探究这一系列问题时 ,并非以心理学家的口吻来表现记忆的生理本质 ,而是以文学家的笔墨来表现记忆的社会本质。文章先不谈记忆 ,而是从谈忘却人手 ,其意在从记忆的对立面探讨有关记忆的社会本质。从描述有关记忆的种种现象 ,到比喻性地阐释记忆是什么 ,再到列举两个典型事例 ,最后描写各种人对待记忆的态度 ,这些都是在一步一步地挖掘记忆的社会本质。
4 / 8
4.文章结尾说:“不知我匆匆写下的这些杂乱的意思 ,可触及记忆所蕴含着的真谛了吗?〞如果就文章的内容、行文思路和文章结构来看 ,那么“这些杂乱的意思〞是否“杂乱〞呢?
探究学习:本文是一篇散文诗 ,同散文一样 ,具有“形散神凝〞的特点。外表上好似零散杂乱 ,其实始终围绕着“记忆〞的
《散文诗两篇》 备课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