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湖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湖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16~2020年)
湖 南 省 人 民 政 府
二○一六年五月
文015年为基期年,规划期为2016~2020年,展望至2025年。
《规划》适用于湖南省行政区划范围。
《规划》是全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指导性文件;是湖南省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内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进行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涉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相关规划,应与本《规划》做好衔接。
一、现状与形势
(一)矿产资源及矿业发展现状
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南部,地处东经108°47′-114°15′,北纬24°38′-30°08′,土地总面积万平方公里。2015年全省常住人口6783万人,城镇化率%。全省2015年度地区生产总值万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矿业产值(含采选业、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非金属矿物制品业)6360亿元,基础地位十分明显。
1、矿产资源概况
湖南省矿产资源丰富,素有“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之乡”的美誉。截至2015年底,已发现矿产143种(含亚种),探明储量的101种。钨、铋、锑、普通萤石、海泡石等9个矿种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之首,锡、钒、重晶石、隐晶质石墨等7个矿种位居第二,汞、锂、铷、金刚石等6个矿种位居第三。全省矿产资源具有矿种多、大宗矿产少,共伴生矿产多、单一矿产少,难选冶贫矿多、富矿少,探明资源储量分布相对集中的特点。
2、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现状
基础地质调查。全省已实现1:25万、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和区域矿产调查全覆盖,1∶5万区域地质调查覆盖率%,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覆盖率%,1∶5万资源远景调查覆盖率%;已部分完成1:5万区域重力调查、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遥感地质调查与解译、地质灾害详查等其他基础地质调查工作。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全省已完成国土资源大调查矿产评价、重要和紧缺矿种重要矿产地普查、大中型矿山资源潜力调查、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主要矿种资源潜力评价等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围绕南岭成矿带、钦杭成矿带、湘西-鄂西成矿带等重要成矿区带,在花岗岩及其成矿关系、成矿规律、找矿模式、找矿方向等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矿产资源勘查。全省已上表矿区1767处,其中大型及以上矿床138处,中型矿床272处,小型矿床1357处;达到详查及以上工作程度的矿区1243处。现有探矿权968个,涉及煤炭、铁、锰、铜、铅、锌、钨、锡、锑、金等38个矿种。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全省已开发利用矿种94个,现有矿山6901个,其中大型97个,中型313个。2015年度固体矿石开采总量亿吨,矿山从业人员万人,矿山采选业产值亿元,矿业产值(含采选业、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非金属矿物制品业)6360亿元,形成了以煤炭、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土等生产加工为主,盐化工、磷化工、氟化工、陶瓷加工、玻璃生产、水泥生产等同步发展的矿业格局。
矿山地质环境。全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包括矿山地质灾害、矿业开发占用破坏土地资源、矿业废水废渣污染、矿业开发对水资源破坏4类;现有50个矿山地质环境严重区域;截至2015年底,全省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率%,矿区土地复垦率%。
3、存在的主要问题
基础地质工作历史欠账较多。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未能全面覆盖主要成矿区带;矿产资源调查与评价工作相对滞后,难以满足矿产勘查需求。
矿产资源勘查后劲不足。地质勘查新理论、新方法应用不够;新发现地表矿、浅部矿的可能性逐渐减小,传统矿产资源勘查难度增大;勘查资金投入逐年降低,新兴矿产的勘查开发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
矿业产业结构调整任务紧迫。矿山企业规模总体偏小,竞争力较弱;高附加值产品较少,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任务较重。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任务繁重。生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问题长期累积,资金投入不足。
科学的矿政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健全。规划的权威性、执行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产权制度、勘查开发市场体系、宏观调控机制等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上一轮规划实施成效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取得新进展。规划期间,全省累计投入亿元,完成1:5万区域地质调查面积23148平方公里,提高覆盖率%,超出规划目标%;完成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面积55570平方公里,提高覆盖率%,超出规划目标%;完成1:5万矿产远景调查面积49571平方公里,提高覆盖率%;完成区域重力调查、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遥感地质调查与解译等其他基础地质调查152个图幅。圆满完成了国土资源大调查、矿产
湖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