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经历”忌太多
做到“有的放矢”就行
记者跟随小许面试了两三家企业。在一家美资公司招聘摊位,招聘的工作桌面摆放着三十多份,每份简历都不厚,很少用文件夹装订。小许主动递上简历后,招聘官匆忙浏览了简历的前两页。记者站在招聘官身后,发现他
“工作经历”忌太多
做到“有的放矢”就行
记者跟随小许面试了两三家企业。在一家美资公司招聘摊位,招聘的工作桌面摆放着三十多份,每份简历都不厚,很少用文件夹装订。小许主动递上简历后,招聘官匆忙浏览了简历的前两页。记者站在招聘官身后,发现他重点阅览获奖情况、实践经历等几项,然后用英语详细问及小许在会计师事务所主要做哪方面的工作,对内部审计知识的掌握情况等。该公司的招聘人员表示,公司最看重毕业生的是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开展潜能。因此,简历只要能提供毕业生的学以及实践经历等重要信息供用人单位初步判断即可。而屈臣氏人力资源部有关负责人也认为,简历“瘦身”大大节省了学生的就业本钱。建议大学生参加招聘会前多“做功课”,事先通过上网或其他渠道了解用人单位情况,做到“有的放矢”。
“工作经历”忌太多
在招聘会上,记者发现不少大学生制作简历时仍然存在“攒”实习经历的情况。在佛山市某医疗器械装备企业招聘摊位前,广州某医学院医疗器械专业的小陈白信满满地拿出简历。他的简历重点阐述了他所具备的“丰富经历”:大一,当过勤杂工,卖过报纸;大二,发过传单,拉过广告;大三,当过效劳生,在医药公司做过推销员……“经历”看起来相当丰富,可企业的HR却不领情,他只是简单问了小陈在医药公司做推销的经过后,便把简历递回给他了。
记者了解到,虽然许多用人单位看重毕业生的实习经历,但过多的“经历”反而会引起他们反感。“许多毕业生的经历一项多是:家教、推销、端盘子……其实这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我们看重的是他们通过实习提升了什么样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以及对该项工作在意识层面上的认知。”该企业招聘人员这样说。
职业参谋陈功指出,学生盲目“攒”实习经历并不可取。一般实习三四个工程就足够了,而且要围绕白己未来的职场开展循序渐进,认为写实习经历时,不宜洋洋洒洒。
“工作经验”忌太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