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输配电工程中线路防冻措施
浅谈输配电工程中线路防冻措施
摘要:在严寒的冬季,输配电工程中的线路防冻问题显得十分严峻。由于电力线路故障造成的大面积停电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因此,如何有效进行输配电工程线路防冻是众多专家学者研究的目标。本文介绍了覆冰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输配电线路防冰及除冰措施。
关键词:输配电工程;覆冰;防冻;除冰
0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电力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无论工作、生活,一旦离开了电,均无法正常开展。因此,输配电工程也显得格外重要,它是人们正常生活的保障。然而,一旦出现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则很有可能影响电力的正常输送。对于2008年发生在南方的大面积冰冻仍然让我们记忆犹新,极端恶劣的天气造成南方电网严重破坏,陆续发生了线路跳闸、电塔倒塌,电路断线等事故,对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了重要影响,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后果,也正因为如此,对输配电工程中线路保护的重要性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本文主要针对输配电工程中的线路防冻问题,分析了线路冰冻发生的原因及危害,提出了相应的防冻措施,为电网在恶劣天气下保持正常运行提供了参考依据。
1 线路冰冻原因
当出现雨雪、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气温骤降。此时,积聚在导线表面的水分因冻结而固化成冰或霜的现象称为导线覆冰。这是一个多学科耦合造成的物理现象,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因而其产生存在着随机性。通过长期研究发现,若电网线路出现覆冰现象,有三个必要条件:一是大气中必须有足够的过冷却水滴,所谓过冷却水滴指的是温度、压力在理论上达到冰点却还未结冰。这由当时所处的气象条件密切相关。二是过冷却水滴需被捕获,这由捕获过冷却水滴的覆冰物体自身的流体力学特征所决定。三是过冷却水滴在被捕获时或是在离开覆冰物体之前必须结冻,这由覆冰物体表面的热力学平衡决定。由此也证明了覆冰现象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 覆冰的危害
在电力线路设计时,会根据《l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给出设计覆冰值,而如果覆冰的厚度远远超过这一设计值,则很有可能造成线路损坏。在我国南方,根据历史资料及以往经验,覆冰值一般取为15mm,仅在个别路段取为20mm。而在设计覆冰值时,杆塔上覆冰时不均匀的纵向张力并不予以考虑。然而,实际情况是随着海拔升高,电力线路出现连续上下山时,则会造成杆塔两侧的覆冰出现不均匀。
当发生覆冰现象时,主要原因是覆冰的厚度超过了线路设计的抗冰冻厚度,此时由于线路承受的符合过高,容易造成电路断线、杆塔折损、金具损坏等重大事故,同时也可能引起弧垂增大,影响导线的正常工作。而当覆冰不均匀时,由于线路所能承受的张力有限,有可能造成金具损坏、杆塔倾斜等电气事故。
3防冻措施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活跃,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显著增加,电网系统覆冰灾害也时常发生。同时,由于电网系统的复杂性不断增强,一旦出现覆冰灾害,将会造成巨大影响。通过上述分析,可以认识到多方面的原因会造成电网覆冰,因此需要根据其特点进行针对性的防治。自1976年以来,我国就制定了“避”、“抗”、“融”、“改”、“防”五字方针来防治冰冻灾害的发生。以下,将针对现阶段遇到的问题结合既有方针,给出电网系统的防冻措施,尽量将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浅谈输配电工程中线路防冻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