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针 --针灸课件
第一页,共56页。
头 针
第二页,共56页。
教学目标
1.掌握头针的概念、特点;头针标准线的定位、主治。
2.掌握头针的操作方法、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3.了解头针的起源和发展。
。主治:腰、腿、足的瘫 痪、麻木和疼痛 等病证。
回顾
前顶:
第二十一页,共56页。
前顶穴
在头部,()。
癫痫,头晕,目眩,头顶痛,鼻渊,目赤肿痛,小儿惊风。
~;可灸。
第二十二页,共56页。
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当前发际上五寸,后发际上七寸,前后发际之间的直线距离相当于12寸。(或以两眉头中间向上一横指起,直到后发际正中点。)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头重脚轻、痔疮、高血压、低血压、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
~;可灸。
第二十三页,共56页。
[顶颞前斜线]定位:从顶中线前神聪 穴,沿皮刺向颞 部的悬厘穴,贯 穿督脉、足太阳 膀胱经、足少阳 胆经、足阳明胃 经、手少阳三焦 经。 主治:全线分5等份,上1/5治疗对侧下肢和躯干瘫痪,中2/5治疗上肢瘫痪,下2/5治中枢性面瘫、运动性失语、流涎、脑动脉粥样硬化等。
回顾
悬厘头维与曲鬓上3/4和下1/4交点
前神聪 百会前1寸
第二十四页,共56页。
前神聪
经外奇穴,是四神聪(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寸)之一,
主治中风,头痛,眩晕,癫痫等。
-。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第二十五页,共56页。
悬厘穴
在头部鬓发上,当头维与曲鬓(在头部,当耳前鬓角发际后缘的垂线与耳尖水平线交点处)弧形连线的上四分之三与下四分之一交点处。
偏头痛,面肿,目外眦痛,耳鸣,上齿痛。
~;可灸。
第二十六页,共56页。
[顶颞后斜线]定位:从顶中线的百会穴, 沿皮刺向颞部的曲 鬓穴,贯穿督脉、 足太阳膀胱经、足 少阳胆经、足阳明 胃经、手少阳三焦 经。 主治:自上而下,分别主治 下肢、上肢、头面部 的感觉异常。
回顾
耳前鬓角发际后缘与耳尖水平交点
第二十七页,共56页。
曲鬓穴
头部,当耳前鬓角发际后缘的垂线与耳尖水平线交点处。
偏头痛,颔颊肿,牙关紧闭,呕吐,齿痛,目赤肿痛,项强不得顾。
~;可灸。
第二十八页,共56页。
[顶旁一线]定位:在顶中线旁开 ,属足 太阳膀胱经, 自通天穴沿皮 。 主治:腰、腿的瘫痪、 麻木、疼痛等 病证。
回顾
前发际正中上4寸,
第二十九页,共56页。
通天穴
该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4寸,。
头痛,眩晕,鼻塞,鼻出血,鼻渊
~。。
第三十页,共56页。
[顶旁二线]定位:在顶旁一线的外 侧,顶中线旁开 ,属足 少阳胆经。自正 营穴沿皮向后刺 。主治:肩、臂、手的瘫 痪、麻木、疼痛 等病证。
回顾
,
第三十一页,共56页。
(三)颞区
[颞前线]
[颞后线]
第三十二页,共56页。
[颞前线]定位:在颞部鬓角内,属足少阳胆 经、手少阳三焦经,自颔厌穴 向下,沿皮刺向悬厘穴。主治:头、面、颈病证,如瘫痪、麻 木、疼痛、失语、齿病和眼病 等。
回顾
颔厌 头维与曲鬓上1/4和下3/4交点
悬厘 头维与曲鬓上3/4和下1/4交点
第三十三页,共56页。
[颞后线]定位:在颞部耳上方,属足少阳胆 经。自率谷穴向前下方,沿皮 刺向曲鬓穴。主治:颈项病、耳病、眩晕等。
回顾
曲鬓 鬓角发际后缘,耳尖水平
率谷 耳尖直上入发际一寸半
第三十四页,共56页。
率谷穴
。
【主治】
①偏头痛,眩晕。
②耳鸣,耳聋。
③小儿惊风。
【操作】
~1寸。
第三十五页,共56页。
(四)枕区
[枕上正中线]
[枕上旁线]
头针 --针灸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