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地区形势变化,我国周边外交经济环境
美国在亚太战略部署的新变化
2010年以来,美国对外战略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加快推进战略东移,强化在亚太地区的战略部署。美国不仅加强了与东亚盟国的关系,还利用地区多边机制强化对地区秩序的塑
亚太地区形势变化,我国周边外交经济环境
美国在亚太战略部署的新变化
2010年以来,美国对外战略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加快推进战略东移,强化在亚太地区的战略部署。美国不仅加强了与东亚盟国的关系,还利用地区多边机制强化对地区秩序的塑造能力。美国介入亚太地区的力度加大,给地区安全形势和一体化建设带来强烈冲击,也使中国在处理该地区关系时情况变得更为复杂。
美国强化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前沿部署。2010年以来,美军在亚太地区的军事演习频率增加、规模扩大。仅在2010年下半年,美国与亚太盟国就举行了20余场军事演习。为应对“天安”舰事件,美韩在日本海举行了规模空前的联合军演,出动了包括最先进的F-22“猛禽”在内的200多架战斗机及8000多名士兵来显示实力。 “延坪岛炮击事件”后,美国还派航母参加黄海军演,将中国部分地区纳入其作战识别圈。美日也在冲绳海域举行了两国最大规模的联合演习,参加的官兵达4万多人,美国“华盛顿”号核动力航母和B-52轰炸机均参加了演习。值得注意的新动向是,美军还单独在关岛附近举行“勇敢之盾”军演,其假想区域不再是台海而是南海,驻日美军基地抽调了大批兵力参演。美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谈判,推动TPP扩大。自2010年3月正式参与TPP谈判后,美国与TPP发起四国———智利、新西兰、新加坡和文莱以及与秘鲁、越南、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共举行了4轮谈判。按所设计的“路线图”,美国力推TPP在2011年底夏威夷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前达成协议,使其成员增至9个。接下来的目标就是将韩国、日本、印尼等国拉入其中,在2015年前将TPP建成为一个“跨太平洋东西两岸的自由贸易协定”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中国与周边国家携手同行 共享区域经济发展机遇
中国—东盟自贸区成立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商品往来更加顺畅。越南湄公河成为热带水果在自贸区流通的重要通道。 人民图片
2011年1月1日,将俄罗斯的原油输送至中国境内的中俄原油管道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人民图片
中国南京街头商贩销售的韩国商品吸引消费者。
日本东京银座一大楼顶上的中国品牌广告很抢眼
伴随中国的改革步伐,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日益发展,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积极把握周边乃至世界发展的新机遇,进一步拓展周边经济合作,对于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稳定、共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及其周边经济发展成就显著。日本、中国、东盟、印度、俄罗斯、越南等国实现经济高速发展,是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和最有潜力的地区之一,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迅速上升。二战后初期,包括日本在内的本地区经济总量约占世界经济总量的6%,2008年约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4%,与北美、欧洲并列为世界三大经济重心之一。2008年—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严重打击了世界经济,中国及其周边国家和地区虽然也遭受打击,经济增长率下滑,但中国、印度、东盟等发展中经济体仍保持增长态势,并较快走出危机。后危机时期,中国及其周边的经济地位将继续增加,预计2020年本地区占世界经济份额将达1/3,跃居世界第一位。
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三种可能前景
%左右的基准情景,概率50%;第二种可能是中国GDP增长9%的高增长情景,概率25%;%左右的低增长情景,概率25%。
从欧债危机到中国经济
如果2012年欧美债务危机得到有效控制,市场信心得到较快恢复,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加快,不再推出放松货币的新举措,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趋于稳定,发
亚太地区形势变化,我国周边外交经济环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