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透析低血压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透析低血压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
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王爱萍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是治疗尿毒症患者的有效手段之一,其治疗需长期维持,需要从院内一直延续到院外直至死亡。MHD中低血压发生率约为20〜30%。随着透析人群生存时间的延长,以及低血压的发生。而在透析过程中,血管紧张素、去甲肾上腺素由于可被弥散引起血管反应低下,以及其本身对血浆肾素活性及醛固酮的反应性下降,亦可导致机体低血压自我纠正的障碍。同时由于患者血管内膜纤维化和中层钙化,静脉顺应性下降引起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从而导致低血压的发生。
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MHD患者肾上腺组织减少(肾切除者)以及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患者前列腺素分泌增多,甲状腺素降低,部分患者表现出显著的低血压倾向,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血浆PGE-2的代谢产物6-ketiOGF12的水平增高,内分泌系统发生紊乱,从而导致低血压的发生。腹腔内脏血液蓄积的影响
刘俊华利用二室模型对内毒素性休克和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液分布数据分析,结果发现维持性血液透析可以引起腹腔脏器血液明显蓄积,从而引发低血压的发生。
其他因素影响
MDH患者低血压的发生除与上述因素有关外,还与患者年龄、营养状况、是否合并贫血以及透析过程中所应用的药物等有关。年龄过大、营养状况、合并贫血等都会导致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
MHD患者低血压的护理对策基础护理及血液透析物品准备
患者入院后,对病房环境、主治医师及护理人员等进行介绍,同时在患者床旁备好氧气、吸痰器、50%葡萄糖、生理盐水、急救药品、注射器等血液透析物品。
严格监测患者病情变化
在患者进行血液透析过程中,护士应做到勤观察、勤询问、勤沟通,每30〜60min测血压、心率一次,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以及神志、面色及有无低血压先兆症状等状况发生,如打哈欠、背部发酸,部分患者表现为肠痉挛及便意等,这些症状提示血容量不足及可以发生低血压,少部分患者没有血压逐步下降的过程,即出现血压骤降。故在血液透析
3-4h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血压、心率的监测,每15〜30min监测一次,对高风险患者进行随时测量,如患者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并伴有头昏、心慌、出冷汗等低血压的症状,立即将患者改为平卧,头低位,调低血流量,减少或暂停超滤,%氯化钠100〜200ml或50%葡萄糖注射液40〜60ml,并给予低流量吸氧。如没有好转则回血停止透析。
心理护理
大部分血液透析患者由于长期受到病痛的折磨,均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应激反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故护理应在每次透析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沟通约20〜30min,内容包括: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心理负担,纠正患者的消极心态,以娴熟的技术缓解患者身体上的不适,同时护士应启发患者正面的、积极的评价自己,找出自身的优点,以及自己在家庭、在社会上的责任感,使患者重新认清自己,找到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同时组织开展“肾友会”,请状态积极、自我护理能力较高的患者传授经验,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严格控制超滤
准确评估患者的干体重,确立适当的超滤量和超滤率,以避免低血压的发生。老年患者是低血压发生的高危人群,所在治疗中,净超滤量不宜超过10ml/(kg•h),透析总的净超滤量不宜超过2kg。如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特别是在间隔2d时,不宜

透析低血压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