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战争及三大条约(一) 鸦片战争( 1840 —— 1842 年) 1. 鸦片战争( 1840 — 1842 ) (1 )原因: ①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的扩张性, 迫切要求开辟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②直接原因:为了维护罪恶的鸦片贸易。③导火线:中国禁烟(虎门销烟) (2) 结果: 签订《南京条约》及其附件、《望厦条约》、《黄埔条约》。①割地:香港岛,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完整。②赔款:加重人民负担,开创侵略者勒索赔款恶例。③五口通商:破坏中国领土和贸易主权,东南沿海门户洞开,便利了外国倾销商品。④协定关税: 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 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民族工业的作用。(最能体现列强侵华要求) ⑤片面最惠国待遇: 片面享受在中国特别的权益, 意味着列强勾结,共同侵华。⑥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的司法主权。(3 )影响: ①政治: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矛盾变化: 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革命任务变化:反侵略反封建。②经济: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逐步瓦解。—————————————————————————————————————————————————————③思想文化:新思想萌发④近代史开端。 2.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 — 1860 年) (1 )原因: ①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②借口: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2 )结果: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3 )影响: ①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整个沿海地区, 并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②客观上促进的洋务运动的开展。 3. 甲午中日战争( 1894 — 1895 年) (1 )背景: 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急需海外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2 )主要战役: 黄海战役(邓世昌) :日军取得黄海制海权; 威海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灭。(3 )结果: 《马关条约》的签订①割地: 割让辽东半岛( 三国干涉还辽, 体现帝国主义又勾结又矛盾) 、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②赔款: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③开埠通商: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④设厂免税: 开设工厂( 反映列强资本输出要求), 免收内地税。(4 )影响①割地赔款, 主权沦丧,
三大战争及三大条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