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远景规划
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远景规划
1 / 731
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远景规划
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实现“千亿〞产值目标产业开展规划
万元/平方千米,21875
万元/平方千米,24167万元/平方千米〔以上数据为固定资产投资对规划面积计算得到〕 。
三家高新区的单位面积平均总产出为 万元。同年,蚌埠高新区实际使用土地面
积投资密度10581万元/平方千米,是上述三家高新区平均投资密度的 %,蚌埠高新
区的空间利用效率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问题三:创新资源有待于进一步集聚识铣槟鏃黿酿贤蚁鲡贺釅龕鈁视蕪。
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远景规划
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远景规划
4 / 734
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远景规划
2
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远景规划
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远景规划
71 / 7171
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远景规划
除了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省级〕工程实验室、博士后流动站数量等较为落后外,孵化器建设规模严重落后,已经成
为创新资源集聚的瓶颈。 2021年,合肥高新区已拥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达 7家,高新
区周边属于合肥的有 11家;常州高新区已建成和在建孵化器、加速器 11家;更为突出
的是,其孵化器逐步向民营化、专业化方向开展,通过“民办官助〞,民营孵化器占全
孵化器数量和面积的55%和50%。已经实现千亿规模的合肥、襄阳、常州高新区平均孵化面积达51万平方米,而蚌埠高新区的孵化面积仅有9000平方米左右,其规模和数量都远远赶不上经济开展的速度,严重阻碍了主导产业的集群化开展。
问题四:优惠政策有待于进一步落实
蚌埠市是合芜蚌自主创新改革试验区、中原经济区、 中关村股权分红鼓励试点城
市、皖北中心才城市、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有关政策的交汇点,优惠政策叠加效应非常明显。然而,蚌埠高新区对各种优惠政策的利用效用缺乏,相关政策的支撑配套体系不完善,有关原因亟待梳理,促进优惠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问题五:科技与金融的融合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虽然蚌埠市政府已经做了科技与金融结合尝试性工作,如专利权质押贷款管理方法、专利资助与奖励管理方法等相关政策。制定和完善专门的适合本地高科技型产业鼓励吸收资本导向目录,出台政策给予重大支持。相对于其他高新区来说,蚌埠高新区在科技促进产业开展、金融配套效劳方面依然存在较多差距,已出台的政策措施有待于进一步细化、落实。
问题六:人才建设工程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作为自主创新综合区重要载体——蚌埠高新区在人才建设工作方面已经做了很多探索性工作,但是相对于高新区产业开展需要而言,目前创新性人才的支撑体系仍不完备,突出表现在高端人才的吸引政策力度不够、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既有人才资源开发效应不高等方面。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需要做好高新区必须采取以下措施,到达实现“千亿〞目
标。
措施之一: 扩大高新区土地规划面积,加大土地供应
根据高新区目前的土地资源现状和未来开展需要, 高新区应尽快扩大土地规划和开沧鴯濟韌黄瀋鈁扪纲荆冈韞櫧鈐砾。
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远景规划
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远景规划
6 / 736
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远景规划
3
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远景规划
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远景规划
71 / 7171
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远景规划
发面积,以形成规模优势和地域联合开展优势。在近五年内,力争高新区土地规划面积
到达120平方公里,到2021年土地开发面积到达40平方公里,开发面积年均增长速度应到达15%以上。
措施之二: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产出能力
一方面紧紧围绕装备制造及零部件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产业布局,根据产业开展需要,集中区域优势资源,促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提升投资强度和产出能力;另一方面加大内部土地流转、资产置换等工作力度,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完善土地资源调配体系,提升土地资源产出效率。
措施之三:凝聚创新资源,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完善现有的创新支撑制度体系,加强财政、税务对产业创新鼓励力度,促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快速提升;提高财政、税务对孵化器、加速器等创新平台的扶持力度,促进科技型企业、龙头企业加大孵化器、加速器建设;完善现有科技奖励制度,积极引导社会资源进入到科技创新领域。
措施之四:进一步细化政策,提升政策效应
根据相关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针对蚌埠高新区实际情况,做好政策衔接,出台配套措施。细化高新区金融支持政策、人才引进政策、土地流转政策、科技扶持政策、招商
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远景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