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益生菌的益生机制.doc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现代免疫学论文题目益生菌的益生机制姓名朱晓彤学号 20********** 专业预防兽医学中国·武汉二〇一六年十月益生菌的益生机制摘要: 益生菌是一类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本文主要从益生菌的生物拮抗作用,增强免疫屏障功能,免疫调节,调节肠道神经系统四方面对益生菌的益生机制作一综述。人体、动物体内有益的细菌或真菌主要有:酪酸梭菌、乳酸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益生菌的益生机制主要通过生物拮抗作用, 增加屏障功能,调节肠道神经系统,调节免疫,分泌消化酶和免疫物质来完成。本文就这五方面展开讨论。关键词: 益生菌,免疫调节,益生机制益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主要来源于动物肠道正常生理性细菌和非肠道菌。1907 年,俄国微生物学家 METCHNI-KOFF 最先发现了乳酸菌抑制腐败菌生长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效,并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多年来研究表明, 益生菌不仅在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许多胃肠道疾病的治疗和免疫力的提高中也能发挥有益的作用。益生菌从发现至今已近一个世纪,期间各国科学家对各类益生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镜技术、色谱分析技术、厌氧培养技术等的出现,使益生菌的研究和开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然而,由于益生菌进入人或动物肠道内,在其复杂的微生态环境中与近 400 种正常菌群在一起,表现出栖生、互生、偏生、竞争或吞噬等复杂关系。因此,依靠目前的技术方法来研究益生菌的难度仍很大,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阐明益生菌的益生机制。 1. 生物拮抗作用 定植拮抗胃肠道的原籍菌群能抑制其它外来微生物在肠道内的定植或增殖,被称为“定植拮抗”。这种定植拮抗的产生是因为体内微生物与致病菌竞争肠道上皮的吸附位点而产生的。益生菌可以通过与致病菌竞争肠上皮微绒毛上的脂质和蛋白质上的相同复合糖受体来达到阻止致病菌的定植。如果这些吸附位点被较多的有益微生物所占据,病原微生物就会被限制与肠粘膜粘附定植。益生菌可以通过与致病菌竞争肠上皮微绒毛上的脂质和蛋白质上的相同复合糖受体来达到阻止致病菌的定植,以乳酸菌为代表的专性厌氧菌是构成定植抗力的主要力量,被称为定植抗力因子。乳酸菌在人的肠道中通过粘附素与肠粘膜上皮细胞相互作用密切配合,形成生物屏障,在空间上构成致病菌的定植抗力,并通过其代谢产物阻止致病菌的定植和入侵,保护宿主免受致病菌的侵害,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机体健康。 降低肠道 PH 益生菌能够产生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代谢产物,包括酸性物质(如乙酸、乳酸、短链脂肪酸)、细菌素、过氧化氢等。如乳酸菌可以产生乳酸,从而降低肠道 pH, 可以有效抑制有害菌(如大肠杆菌、沙门菌等)的生长,同时,低pH有利于肠道的蠕动,阻止病原菌的定植。 ,阻止细菌、病毒和食物抗原的进入。益生菌是肠道正常菌群的优势菌群,与肠黏膜紧密结合构成肠道的生物屏障, 抑制条件致病菌的过度生长及外来致病菌的入侵,维持肠道的微生态平衡。肠道细菌决定了肠道黏膜屏障的通透性。有害的细菌可增加屏障的通透性, 从而导致细菌和食物中的大分子穿过黏膜壁。一些益生菌能预防和修复由食物抗原或药物引起的黏膜损伤。此外,益生菌阻止由病原体引起的

益生菌的益生机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3229029
  • 文件大小389 KB
  • 时间2017-04-2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