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及防护
2020/11/13
1
随着人们对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在就医过程中维护自身的权益,安全护理就成为当务之急。
任何疏忽大意轻则加重病人经济支出,增加肉体痛苦或延长病程,者肢端冰冷,桡动脉消失,感觉、运动功能丧失,乃紧急打开绷带行深肌膜切开减压。因为时已晚,未能恢复手臂功能而残废。
2020/11/13
14
病例2:新生儿热水袋烫伤
新生儿,男性,重2300克,吸吮能力差,产后第3天下午当班护士在下班前30分钟,按医生口头医嘱为婴儿用热水袋保温。从热水袋中将开水倒入热水袋后,未测水温,也未检查有无漏水现象,用毛巾包好后即放在婴儿右侧腰部,交班时也未向下班护士交代。前后夜班护士都曾为婴儿换尿布,查房时也曾发现婴儿哭闹不安,但未引起注意,次日上午8时为婴儿洗澡时才发现婴儿背后有一漏水热水袋,漏水浸湿了胸背腰部,胸背、左肘及背部烫伤,%(Ⅰ°、Ⅱ°为2%,Ⅲ°%),Ⅲ度烫伤经植皮方治愈合。
2020/11/13
15
病例3:剖腹产术后保留导尿尿管未及时开放导致病人腹胀难忍
产妇,28岁,工人,产妇剖腹产后保留导尿,手术台上医生放尿后夹管,转至病房,病房护士白班与小夜班书面交班时统计尿量是200ml ,小夜班与大夜班书面交班时尿量是 600ml ,患者夜间时诉腹胀,不能入睡,未进行处理。早晨5:30时患者再诉腹胀难忍,辗转不安,护士检查,发现产妇膀胱极度充盈,而尿管夹住不通,随问家属是否夹管,陪同家属说尿管从手术下台后一直是由夹子夹住的。护士立即松管放出小便,病人痛苦解除。
2020/11/13
16
病例1:床档安装不妥,致重症病人坠床骨折
患者,男性,77岁。诊断为(1)脑血栓形成后遗症,左侧偏瘫;(2)柯兴氏综合征;(3)高血压病。入院后,给予二级护理,留陪人。某日晚,陪人上好床档后离去。医护人员查房时,见病人安静卧床,并已上床档,未再进行检查床档安装是否稳妥,2小时后,护士再巡视病房时,发现病人已坠床。患者自诉右肩有压痛,经X线照片检查为右肱骨外髁骨折。经骨科会诊,给予小夹板固定,消炎止痛等治疗,1月余治愈出院。
2、生活护理
2020/11/13
17
病例2:心肌炎病人下床致心力衰竭死亡
患者陈某,男性,20岁,战士,因大叶性肺炎入院。住院后按常规治疗,夜间突然病情变化,出现中毒性休克、心肌炎等症状,改为专人护理,经抗感染等各种治疗数日后,病情逐渐稳定,改一级护理,由于护理员业务不熟悉,擅自扶患者入厕,致心力衰竭,心跳、呼吸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
2020/11/13
18
病例3:垫纸遗在患者身下发生褥疮
患者张某,60岁,男性,4月30日住院。因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及糖尿病多年,此次住院因并发酮症酸中毒而求医。经用胰岛素,纠正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等措施,效果不明显,且肺部湿性罗音增加,经放射线检查诊断为右中叶肺炎,病情日益加重。5月12日医生查房时,发现患者身下垫有一张厚牛皮纸,尾骶部受压变黑,有3处皮肤破损,创面分别为15×,3×,及6×3厘米,并有渗出。身下所遗之厚牛皮纸系11日大便时为防止污染所放,大便后忘记取出。另外与便盆在臀下放置过久,未及时取出也有关系。
2020/11/13
19
3、护理基本技术
病例1:给昏迷病人插胃管时误入气管且灌入牛奶致死
患者甘某,男,67岁,诊断为高血压脑病,脑血栓形成而入院。入院后查血压为186/122mmHg,意识朦胧,不能对答,辗转不安,左侧肢体活动不灵。给予镇静、降压,静脉点滴低分子右旋糖酐等治疗。次日,肢体出现软瘫,颈部稍抵抗,意识仍朦胧。第9天出现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合并症,不能自行进食。医嘱间断给氧,鼻饲流质饮食,护士插鼻饲管时,只注意胃管插入长度,而未检查胃管是否确实插入胃内,即盲目注入水20毫升,牛奶200毫升,病人立即出现呼吸困难,报告医生即作气管切开,发现胃管误入气管内,经多方抢救后脱险,但病情加重,3天后患者死亡。
2020/11/13
20
病例2:误将胃管与氧气相接,致昏迷病人胃高度膨胀破裂
患者某,成年,女性,因风湿性心脏病并心房纤颤、脑栓塞入院。患者昏迷,右侧偏瘫,病情危重。医嘱间断给氧,鼻饲流质饮食。某日,护士凌晨2时发现患者呼吸困难,即予吸氧。当时,患者双鼻腔插管,外露端亦未作明显标记未仔细判断哪根是给氧管,误将氧气与胃管接通,1小时又25分钟后方被另一个护士发现,立即停止输氧。检查见患者腹胀如鼓,心音弱,报告医生,即行胃肠减压,患者多次呕吐出暗
护理安全课件-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