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眉眼细描写 人物总传神.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眉眼细描写 人物总传神
邵建新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情绪反应,常常会从眼睛里不知不觉地流露出来。大画家顾恺之说:“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这句话大意是说人体其他部分的美与丑无关紧要之处,最眉眼细描写 人物总传神
邵建新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情绪反应,常常会从眼睛里不知不觉地流露出来。大画家顾恺之说:“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这句话大意是说人体其他部分的美与丑无关紧要之处,最能表现人物神采的就是眼晴。文画同理,作家也常常通过描写人物的眼睛,传神地刻画人物。大诗人白居易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长恨歌》)描写了丽人的秋波,写活了贵妃的万种风情。大词人柳永“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雨霖铃》)的词句描写了情人离别时的纷飞泪眼,将缠绵的情意表现得淋漓尽致。
的确,描写眼睛可以真切地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思想感情、个性特点。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
描写眼睛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

一、比喻法

比喻法是描写眼睛最常用的方法。用比喻法描写眼睛可以揭示人物的心灵,表现人物的个性。
古今中外的许多文学作品中,用比喻法描写眼睛的例子不胜枚举。譬如,将明亮清澈的眼睛比喻为“明珠”,将灵动含情的眼睛比喻为“秋水”,将西方美女的眼睛比喻为“蓝宝石”,将疲惫不堪的眼睛比喻为“破铜板”,将狠毒吓人的眼睛比喻为“锥子”等。
高晓声在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中用比喻法来描写眼睛,写活了人物。“他的眼睛简直像一对电压充足的小电灯泡。他的妻子的眼睛看上去就像一对糊涂的玻璃球儿。” 丈夫的眼睛是“小电灯泡”,妻子的眼睛像“玻璃球儿”,一个亮闪闪,一个暗淡淡。形象的比喻,强烈的对比,使夫妻俩在家庭中的地位分明,使得精明者更显得精明,窝囊者更显得窝囊,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白描法

用鲁迅的话来说,白描就是“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白描法类似绘画中的“速写”,即抓住眼睛的主要特点加以勾勒,使人物的特点更加突出。
钱钟书在《围城》中是这样刻画孙柔嘉的:“孙小姐长圆脸,旧象牙色的颧颊上微有雀斑,两眼分得太开,使她常常带有惊异的表情。”作家没有直接写孙小姐的眼睛是大是小,是美是丑,而是抓住孙小姐“两眼分得太开”的特点,勾画出她那与众不同的眼睛,让人觉得“她常常带有惊异的表情”。寥寥数笔,使得一个并不十分漂亮,但可爱的孙小姐的形象跃然纸上。

三、细描法

所谓细描法,就是如工笔画一般,泼墨汩汩,浓墨重彩,刻画细致入微。
请看一段关于一个小足球迷的描写:“他胖墩墩的,厚实的运动服衬着圆圆的脸,活像个会滚动的‘球’。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那对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黑的那样黑,白的那样白,像玉盘一般,纯净得没有一点儿杂质。我们的足球一滚动,他的黑眼珠子便在玉盘上滴溜儿直转,叫人在百忙之中也不禁地要瞥一眼他那双灵活的、纯净的、黑白分明的大眼睛……”这段肖像描写,着重描写了小足球迷的那双大眼睛。文章既有正面描写,又有

眉眼细描写 人物总传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周瑞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2-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