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品社教学反思.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品社教学反思
2011年9月份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贾秀云
《品德与社会》学科,通过参加听课和评课一系列活动,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传统的课程中,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只有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学生的天地,而如今课程
二、充分握住生活的脉搏
为了使说理更充分,明理和导行应该是紧密结合的,而且应和学生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考虑凭借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发学生的思考,体现学生社会性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只有紧紧地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才能使品德与社会课唤发出生机和活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三年级上《邻里之间》这一课,我设计了这样一张表格,让学生课后在调查:你家人与邻居的关系如何,一星期内邻居来你家的次数或你家人去邻居家的次数。当你家人遇到困难时(如电灯坏了),家里的蒜没了,会不会求助于邻居,等等让学生在一个时间内去调查
。从而让学生明白,远亲不如近邻这个道理。又如《家乡我为你骄傲》这一单元的教学,孩子们从调查中了解了原来我们家乡有那么优美的皇帝井传说,也有那么久远的张辉墓这一古迹。这种教学使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既让书本知识得到了扩展、延伸,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主学习了大量的知识,又让学生知道了获得知识的渠道有多种,而不仅仅是来自于课堂,使他们更走近了社会。正如一个孩子说:“我们通过调查,知道了家乡原来有这么多古迹,这么让人自豪。”这种自豪是发自内心的,是通过亲身体验得来的,比任何教材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开放教学的时空,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能做的事就让他们自己做;能发现的事让他们自己发现;能思考的问题让他们自己独立完成……解放他们的双手
,达到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境界,而且品德与社会课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所学的道德知识必须在日常生活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体验,才能得到巩固、深化,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如《我们生活的地方真美》这一课教学中,我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通过展示来体现家乡的美,学生有的画下自己新搬进的安置房,有的剪下家里开得正艳的三角梅做成了书签展示,还有的拿来让自家致富的大杨桃,等等不胜枚举。在生生、师生的活动中,学会了感受生活的地方美的方法,改变了原来灌输式的时空结构,让学习成了学生主动学习、体验感悟的过程。教师应当多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将教材中的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做到活用教材,努力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并注意有效地利用一些本土化的课程资源,补充一些现实生活中“活”的教材,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这句话提示我们,教材不是圣书,它只是提供了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尤其是品德与社会(生活)。因此,我们在使用手中的课本时,要创造性地使用,既善于利用课本,又敢于跳出课本。我们的课堂应既包括课本内容,又充满生活内容、现实内容和时代内容。写意并不随意,只要教师把握好,相信品社(品生)的课堂,一定是最美的课堂。
教 学 反 思
伊 吗 图 学 校
王 学 丽
让我们来寻根(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长江、黄河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作用,知道这两条河流是我们的母亲河。
2.通过收集、交流有关长江、黄河的诗文、歌曲,培养学生热爱母亲河的情感。
3.通过调查了解母亲河的现状以及人们保护母亲河的措施,能尝试设计“保护母亲河”的方案,并能做到在生活中用实际行动保护母亲河。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对母亲河的热爱,以实际行动保护母亲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板书“母亲”:每当看到“母亲”时一词时,你会想到什么?
指名说(妈妈对我们很关心,妈妈给了我们无私的爱,妈妈很
伟大??)
2.(师在“母亲”后板书“河”):对于这个词,你是怎样理解的?
(引导学生各抒己见,自由畅谈)
3.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什么河流吗?
二、读一读,找一找
1.学生自渎课本中对长江、黄河进行概述的部分。
2.在中国地形图中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长江、黄河的流径路线,
想想这两条河流为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1)的流径路线是否正确;
2)说说长江、黄河的源头在哪里;
3)说说长江、黄河分别流经哪些省、直辖市和自治区;
4)为什么说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结合查找的资料说)。5)请学习小组上台汇报交流情况,集体评议。
三、比一比,夸一夸篇三:三年级品社上册教学

品社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布罗奇迹
  • 文件大小2.12 MB
  • 时间2022-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