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地基沉降的计算方法.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地基沉降的计算方法
地基在荷载作用下,沉降将随时间发展,其发展规律可以通过土体固结原理进行数值分析来估算。但是由于固结理论的假定条件和确定计算指标的试验技术上的问题,使得实测地基沉降过程数据在某种意义上较理论计算更为重要。通过大量的沉降观b,c可用优化方法求得。
指数曲线法
指数法方程为S=[-Ae-b丄(-14)
tm
式中:S——最终沉降;
m
A,B——系数求法同双曲线法中a,bo
k=1
指数曲线法和双曲线法简单实用,但是前提是假定荷载一次施加或者突然施加的,这与实际情况不符,因此其方法尚待改进,下面的修正指数曲线法将路堤荷载分为若干个加载阶段,将各级荷载增量所引起的沉降叠加。
修正指数曲线法与修正双曲线法
图3加荷与沉降发展曲线
对于多级加荷的、路堤沉降曲线“台阶状”发展的情况,可把常规的指数曲线或双曲线模型拓展为:
S二丁1-Ae-B丄(-15)
tk
k=1
St=F(S+丄S)(-16)
1oka+tK
t-1
式中:m为加荷的总级数;t为沉降预测时刻ti到第k级荷载施加时刻―
ik
的时间间隔(图3);Sk为第k级荷载增量所引起的最终沉降量,当加荷速率与土层状况不变时,不考虑地基土的非线性特性,Sk与荷载大小成正比,则有Sk=CAPk,APk为第k级荷载增量;A,B,C均为反应土体固结性质的参数,设其与荷载的施加无关,视为常量。式4-1就变为:
S=丫1-Ae-BtIAP(-17)
k=1
tk
S=£(d+—)CAP(-18)
tB+tK
t=1
式中:d=OK-
CAP
K
根据沉降实测值,采用试算法确定式(4-2)中的参数A,B,C将已确定出的参数带回上述经验公式模型中,,
i
,。..
修正指数曲线法与修正双曲线法,还可预测后期增加荷载(如对未设预压土地段,对后期增加的轨道及列车荷载)的沉降;设已有m1级荷载有沉降观测资料,要观测m2级荷载作用后的ti时刻沉降,则先令m=m1,用实测资料拟合式(4-3)中的参数A、B、C或式(4-4)。再令m=m2将拟合的参数代入用上两式中的任何一式可求得q时的沉降。,使各观测时刻的计算沉降与实测沉降之差的平方和最小者,即为所要求的参数。
对路堤,填土荷载宽度随路堤的升高而变小。荷载增量在地基中应力扩散影响的深度也变小。考虑这已因素,参照分层总和法计算沉降的原理,认为与沉降直接相关的是地基中的附加应力。沉降与附加应力沿深度分布土的面积成正比,而不是与作用在地面的荷载强度成正比,因此对不同荷载宽度,按在地基中相应的附加应力沿深度分布图的面积比,将上部填土荷载打折来计算沉降。
6沉降速率法
方程为:S=mS
c
(-17)
S=
P
(m-1)—+U
S
(-18)
t
Pt
0
c
U
t
=1-ae-0t
(-19)
式中:S—固结沉降量;
c
m—综合性修正系数;
P—t时的累计荷载;t
P—总的累计荷载;
0
U—t时的固结度;t
P—回归计算得到的系数;
«——或根据地基固结排水条件取值。n2
在恒载条件下,可得沉降速率为:
S二ASe-Pt(-20)
vc
8n
A二Eq(efV-e咋J(-21)
P兀2n
0i=1
式中:q—第n级的加荷速率;
n
t,t—第n级加荷的终点和始点时间;
nn-1
A—常数;
P°—总的累计荷载。
通过lnS和t的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t
求出A、S、0,根据沉降计算公式和用户交a值反算各级荷载的m,取平均
C
值为m的最终值,即可求得任意时间沉降。
此外,也可根据下面两式求竖向与水平固结系数:
只有竖向排水时:P二竺
4H2
n2C8C
p=v+H-
4H2Fd2(n)e
竖向排水与水平反排水共存时:其中:H—最大排水增加;
d—地下排水体的有效排水直径;
e
n—井径比,即排水体的有效直径与排水体直径比。
沉降速率法要求输入各个观测时刻的沉降速率为分析依据,使用于软土层较
厚的填土速率较均匀的情况。同时要求恒载开始后的实测沉降时间至少在半年以上。
7星野法
星野根据现场实测值证明了总沉降(包括剪切应变的沉降在内)是与时间平
方根成正比。沉降计算公式为:
..AKJt_t
S=S0+S=S0+^^o(-22)
0t0*1+k

地基沉降的计算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