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什么是生死教育
王云岭
山东大学人文医学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医学伦理学研究所
******@
编辑课件
2022/6/7
1
从《红楼梦·好了歌》说起——跛足道人
医学伦理学辞典[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414
编辑课件
2022/6/7
14
二、什么是死亡教育(续)
定义二:死亡教育就是向社会大众传达适切的死亡相关知识,并因此造成人们在态度和行为上有所转变的一种发展过程。
——美国第一种死亡教育专业期刊《死亡教育》(1977)
编辑课件
2022/6/7
15
二、什么是死亡教育(续)
定义三:一门学科,其焦点系针对生命受到威胁的人提供身体和情绪上的支持性照顾,并对家属的安顿表现同等的关怀。所提出的则是一种落实照顾的理念(a philosophy of caregiving),用以增强另类促进生命品质(quality of life)的方式,引介涉入各种情绪状态的方法,且在濒死历程以及分离、失落、死别、悲痛等问题上培养出更为成熟的了解。
——纽则诚(台湾死亡教育学者)
编辑课件
2022/6/7
16
二、什么是死亡教育(续)
定义四:死亡教育既是一门课程,也是一种体验。它通过教给人们与死亡相关的医学、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等适当的知识,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人生和死亡,其直接目的是要帮助人们学会在面对死亡(他人的和自己的)时寻求良好的心理支持,征服死亡带给人们的恐惧与悲伤,其更为宽泛的目的则是帮助人们树立恰当的人生观和死亡观,教育人们热爱生活,珍视生命,正视死亡。
编辑课件
2022/6/7
17
二、什么是死亡教育(续)
死亡教育的主要命题: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活在当下,如何安身立命、自我实现?
人在宇宙中的位置(宏观图景与微观图景)
编辑课件
2022/6/7
18
三、死亡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死亡教育的发展脉络
死亡学(thanatology)
死亡学是1903年由法籍俄国生物学家梅欣尼可夫(Ilya Ilich Mechnikov,1908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所创立的学问,1912年被美国医师帕克(Roswell Park)引进到美国。
“死亡觉醒运动(death awareness movement)”
著名诗人埃里欧特于1955年提出死亡教育与性教育同等重要。1963年,富尔顿(Robert Fulton)在明尼苏达大学开设了第一门正式死亡教育课程
死亡教育实务
死亡教育专业期刊 在美国创刊
编辑课件
2022/6/7
19
三、死亡教育发展的历程(续)
(二)死亡教育的发展里程碑
荷蒙·菲菲尔(Herman Feifel)于1959年出版《死亡的意义》(The Meaning of Death)
1967年英国医师西塞莉·桑德斯(Cicely Saunders)博士在伦敦创立世界上第一所现代化临终关怀院(hospice),
同年美国医师奥斯丁·库彻(Austin Kutscher——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成立死亡学基金会。
1969年美国精神科医师伊丽莎白·库布勒·罗斯(Elisabeth Kubler-Ross)的经典著作《论死亡与临终》(On Death and Dying)问世,
上述成果都显示了死亡学是一门跨越生物医学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寻求科技与人文积极对话的科际学科(interdisciplinary discipline)
编辑课件
2022/6/7
20
三、死亡教育发展的历程(续)
(三)死亡教育在美国
著名诗人埃里欧特()于1955年提出死亡教育与性教育同等重要。
到了60年代,死亡教育在美国在大学学院开始有系统并有计划性的推广。
1974年,全美大学学院设有“死亡与死亡过程”等课的已达165所;中学程度以上的有关死亡教育的课程已达1100以上。
1975年的一项调查说明,全美至少有41家医学院开设有关死亡教育的正式训练课程。
台湾的史宝欣先生报告说,1985年,全美已有60%的大学提供至少一个学时的时间来研讨有关死亡教育的问题。到了1987年,全美共有85%的药学专业和医学专业为学生提供死亡教育。
台湾的赵可式博士于1992年报告说,美国有52%的医学系及78%的护理系都设有三个必修学分的“死亡与濒死”的课程。
编辑课件
2022/6/7
21
三、死亡教育发展的历程(续)
(四)死亡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分化
着眼于学理的课程(didactic programs)
落实于体验的课程(experiential
《生死教育概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