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英文信唐·德里罗致译者信美国后现代社会的“死亡之书”(译序[1] ) 一、小说作者唐·德里罗二、“白噪音”—人类拒绝死亡的“自然语言”三、《白噪音》: “发现日常性中的光辉”四、“美国死亡之书”献词一波与辐射 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空中毒雾事件 21 三“戴乐儿”闹剧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白噪音/(美)德里罗(DeLillo,D.) 著;朱叶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德里罗作品) 书名原文: White Noise ISBN 978-7-5447-3830-9 Ⅰ.①白…Ⅱ.①德…②朱…Ⅲ.①长篇小说—美国—现代Ⅳ.①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 2013 )第 088355 号 White Noise by Don DeLillo Copyright ? 1984,1985 by Don DeLillo Copyright licensed by Wallace Literary Agency, Inc. arranged with Andrew Nurnberg Associates International Limited Simpli ? ed Chinese edition copyright ? 2013 by Yilin Pres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图字: 10 — 2009-027 号书名白噪音作者[美国]唐·德里罗译者朱叶责任编辑袁楠田智特约编辑王维原文出版 Penguin Books,1986 出版发行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译林出版社集团地址南京市湖南路 1号A楼,邮编: 210009 集团网址地址南京市湖南路 1号A楼,邮编: 210009 电子信箱 yilin@ 出版社网址 280 千版次 2013 年 7月第 1版 2013 年 7月第 1次印刷书号 ISBN 978-7-5447-3830-9 目录英文信唐·德里罗致译者信美国后现代社会的“死亡之书”(译序[1] ) 一、小说作者唐·德里罗二、“白噪音”—人类拒绝死亡的“自然语言”三、《白噪音》: “发现日常性中的光辉”四、“美国死亡之书”献词一波与辐射 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空中毒雾事件 21 三“戴乐儿”闹剧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英文信唐· 德里罗致译者信亲爱的朱叶: 刚刚收到您关于《白噪音》的评论以及提出的问题,我非常理解,这样一部小说确实会给译者带来一些问题。对于您翻译此书付出的时间和所做的极大努力,我在此谨表谢忱。您讲述的有关 Clorets 一词的小故事[1],也令我感到颇为有趣。我查找了小说所引老子言论的出处,觉得应该让您有所了解,即使您已经找到了可作该译文对应的原文。英文引文出自 . 恩赖特编辑的《牛津版死亡之书》(牛津大学出版社, 1983 年版) 。该书第 223 页载有威特·比纳所译《道德经》的以下片段: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2]。死生为一条,可不可为一贯。关于小说标题:此间有一种可以产生白噪音的设备,能够发出全频率的嗡嗡声,用以保护人不受诸如街头吵嚷和飞机轰鸣等令人分心和讨厌的声音的干扰或伤害。这些声音,如小说人物所说,是“始终如一和白色的”。杰克和其他一些人物,将此现象与死亡经验相联系[3]。也许,这是万物处于完美之平衡的一种状态。“白噪音”也泛指一切听不见的(或“白色的”)噪音,以及日常生活中淹没书中人物的其他各类声音—无线电、电视、微波、超声波器具等发出的噪音[4]。最后,再次对于您做出的诸多努力表示万分感激,并希望我的解释对您有所裨益。谨致问候! 唐·德里罗 2001 年1月7日【注释】[1] 本小说第 30 章有两行文字,首句为: “我看着光线爬进了高空中圆圆的云峰。”紧随其后的是三种美国口香糖的品牌(见本书第 248 页),这种情景的跳跃着实让读者一时不知其所云。作者这样的写法,不是以传统的亚里士多德或柏拉图的“模仿”( mimesis ),而是以“后现代主义”的鲍德里亚式“模拟”( simulacrum ),表现现代和混淆于“现实”或“真实”的“超现实”( hyper-reality )。所以,如果按照对于传统小说的阅读方法—
〈书籍〉德里罗作品白噪音-唐德里罗{精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