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欢乐颂 课件1.ppt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节选自《第九交响曲》《欢乐颂》,又称《快乐颂》,是 1785 年由德勒所写的诗歌。贝多芬为之谱曲, 成为他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要部份, 包含四独立声部、合唱、乐团。而这由贝多芬所谱曲的音乐(不包含文字)成为了现今欧洲联盟的盟歌。作品大约创作于 1819 到1824 年间,是贝多芬全部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和总结。 1=F 调, 4/4 拍。这是一首庞大的变奏曲, 充满了庄严的宗教色彩,气势辉煌,是人声与交响乐队合作的典范之作。通过对这个主题的多次变奏,乐曲最后达到高潮。贝多芬 22 岁时(1792 年)就有把席勒的《欢乐颂》全部加以谱曲的想法, 但当他 53岁完成第九交响曲时(1823 年),他仅挑选了诗的第一节、第二节前半、第三节和第四节的后半作为末乐章的歌词。第四乐章一开始音乐即如火山爆发,显示出巨大的能量,仿佛要冲破一切枷锁。表现变革势如破竹,要摧毁一切封建丑恶的东西。音乐紧跟着片断重复前三个乐章的主题,但都被代表人类渴望自由欢乐的旋律所打破。似乎在说: 不要这些陈旧的东西,要创新,要前进。经过紧张而充分的准备之后,终于千呼万唤地出现“欢乐颂”主题,象征着人类经过艰苦奋斗之后,终于找到了通往自由欢乐的道路。《欢乐颂》主题首先由低音大提琴奏出,接着渐渐发展扩大到弦乐器和整个乐队,并且力度和节奏越来越强,形成巨大洪流,势不可挡,人们在通往自由欢乐的大路上迅猛前进。《欢乐颂》主题变奏之后,再次出现急风暴雨般的声响,但这次引出的是人们发自内心的歌唱,由男中音领唱: “啊!朋友们,不要唱旧的调子。让我们畅快、欢乐地唱起来吧。”于是“欢乐颂”在领唱的带动下, 以合唱的形式加入了演奏的乐队。在《欢乐颂》的基本思想的理解中,贝多芬与席勒不同,席勒认为欢乐是变成兄弟的前提,而贝多芬则认为自由、平等、博爱是欢乐的前提,人们必须努力争取,才能获得解放,欢乐不是上帝的赠品,而是靠人们去奋斗,欢乐属于解放了的人们自己。合唱的加入使整个音乐进入一个神圣的境界。思想、情感升华了,一切丑恶的东西在思想光芒的照耀下,无地自容。人类经过自己艰苦的奋斗,终于得到了解放,得到了自由和欢乐并终于进入一个神圣的理想世界。下课

欢乐颂 课件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1.83 MB
  • 时间2017-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