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大脑解剖结构 [“翻译”霍金的大脑].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大脑解剖结构 [“翻译”霍金的大脑]
过去30年里,患有运动神经疾病的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一直用残存的肢体能力,表达这颗世界最聪明大脑里的所思所想。但眼下,随着身体机能不断衰退 17 页








  对于脑电波,高小榕介绍,目前还只能读取“粗糙的想法和意图”,比方说人们想移动左手、右手、双脚或者舌头,但还不能检测出例如“我想喝杯茶”这样具体的信息。
  部分原因是由于大部分的检测仪器都置于头皮以外,离大脑的信号发射源很远。“这就像你站在大礼堂的外面,却想听清楚大礼堂里头到底谁在说话。”高小榕比喻说。
  但娄希望打破这个限制。早在攻读博士学位时,他已经设计出一套算法,用于“翻译”这些相对微弱的脑电波。利用这套算法,娄可以将霍金的脑电波变成一张形象的“大脑活动地图”,追踪霍金具体的想法。
  “有了这套算法,还有脑电波数据库,我们就可以精确地描绘霍金的大脑里正在发生什么。”娄说。通过之前的实验,他已经发现iBrain可以检测出人们一些具体的想法,“比方说一个人正在想象自己在家里,看着睡床”。
  对于实验结果,娄目前不愿透露太多。他计划在今年7月,与霍金一同出席在剑桥大学举办的一个神经科学大会,公布他从霍金大脑中得到的所有数据。“很长时间以来,人们都以为不能从人脑中读取精确信息,但事实是,我们正在证明,这是可以做到的。”娄说。
  如果没有这些辅助手段,霍金大概活不到今天










  这并不是霍金第一次走到沟通技术发展的尖端了。
  早在11016年,霍金就开始使用一部声音合成器,帮助他将写好的文字转化成声音。此前一年,他感染了肺炎,不得不进行气管切开术,从此失去了说话的能力。
  为了让霍金重新“发声”,剑桥大学研究适应性沟通的学者大卫?马森找来当时的电话答录机研究一番,成功改装出一部当时极其罕见的声音合成器。虽然这部机器生成的声音“有点像机器人”,“还带着些美国口音”,但霍金欣然接受了它。如今,这略显生硬的声音早已成为霍金的标志之一。
  在当时,随着运动神经疾病的不断恶化,霍金身上只有几根手指能够运动了。美国一家计算机公司的科学家专门设计了一个触碰式鼠标,以及一个不断滚动着26个英文字母的电脑界面。当特定字母出现时,霍金只需轻抬手指,便能选中字母。选中头几个字母后,电脑还会进一步联想,为霍金提供一些合适的词语。
  要维护好这一套先进的设备并非易事。曾连续5年担任霍金技术员的森姆?布莱克本至今记得,他会在深夜1点收到霍金私人助理的电话:“斯蒂芬现在说不了话,我们该怎么办?”
  而到了后来,霍金甚至连一根手指也动不了了,布莱克本又将鼠标改成了一个感应脸颊运动的红外线感应器,霍金的手指功能便被一小块脸颊肌肉所替代。
  高小榕说,长久以来,帮助残疾人使用计算机的传统理念就是“利用各种各样的残存能力”,这可能是一根能够活动的手指,甚至是“呼吸吹气的能力”和“舌头活动的能力”,后来人们才开始“异想天开”,“想象直接从脑子里提取信号”。










  “如果没有这些辅助手段来帮助霍金,他大概活不到今天。”高小榕说,残疾人一旦不能正常表达自己,告诉别人自己哪里不舒服,生命便会受到影响。
  2022年,高小榕与同事曾给一个与霍金相似的残疾人装上辅助沟通设备,让他通过眨眼睛来操作电脑。没想到,这位残疾人“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我心脏不舒服,带我去医院”,这让高小榕大为震惊。
  不过,霍金做到的还不仅仅是生存下来。在几个手指还能动弹的时候,他通过辅助设备写出了许多讲义、论文,和包括畅销书《时间简史》在内的不少经典著作,尽管他最快的“打字”速度仅仅是每分钟4个英文单词。
  “斯蒂芬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撰写、编辑了《时间简史

大脑解剖结构 [“翻译”霍金的大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圭圭
  • 文件大小34 KB
  • 时间2022-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