桢楠 张国良,千里蜀国访桢楠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然而,有一个人总是千里至此,苦苦寻觅,乐此不疲。他本是地道的北京人,却留恋至此,春夏秋冬,严寒酷暑,僻远深山,都不曾让他停住脚步13页
如何丝毫不破坏它的天然肌理,而能让这珍宝更艺术地利用,自得此木,张国良的脑海中几乎一刻也没有停止思索。路上十几个小时的路程,张国良沉浸在苦苦思索中,车已到家竟然浑然不觉。
场景四2022年4月22日
北京
对金丝楠这个“帝王之木”一直充满了好奇,闻张国良是金丝楠木的行家便前去拜访。走进秀木林的展厅,金丝楠家具散发着的独特幽香及其清雅的颜色让人感觉安静自在,心旷神怡。果真是百闻不如一见。然而,最吸引我视线的不是家具,而是金丝楠木做成的那尊观音像。安详中透着高贵和威严,那丝丝的金光从内里散发出来。只有震撼二字可以形容。
见过各种材质的雕刻观音,却唯独金丝楠木做成的观音像让人感觉如此恰如其分。“金丝楠的纹理淡雅文静,质地温润柔和,光泽感犹如绸缎,木材本神散发出缕缕幽香,低调中透着优雅与高贵最能体现观音的慈祥大爱,惠泽万物生灵的特点。”张国良眼里满是崇敬。
凡是张国良的朋友都知道他有两大爱好:一是金丝楠;二是摄影。这两个爱好对于他而言,都和经济利益无关。张国良原先做红木家具,自和金丝楠结缘,便专心于做金丝楠家具。他最开心地莫过于自己淘来的老料做成家具与喜欢金丝楠木的人分享其中的美妙。
众所周知,北京故宫及紫禁城上乘建筑,多为金丝楠木梁椽构筑。金丝楠木明代起至清代,已为皇家专用。皇家的金銮宝殿、金漆宝座、祖堂佛龛及赦造的坛庙、佛像建筑,多为金丝楠木制作。乾隆活计档中也记载了很多乾隆帝亲自审阅定制的金丝楠木系列家具,因此,金丝楠木又被称为“帝王之木”。无论是皇帝、大臣、还是皇亲国戚;无论是群众、制作厂商,还是学者、古典专家;无不称赞其为国产珍贵木材。如杨家驹所言,金丝楠木是国人引以自豪的瑰宝。
金丝楠,水不浸、蚊不穴,经千年不腐不朽,历久弥新。其纹理淡雅文静,质地温润柔和,光泽感犹如绸缎,更难得可贵的是木材本神散发出缕缕幽香。最近,《后宫甄传》全国热播,人们随之也出现了论“香”热,各个妃子用不同的香来增加自己的魅力,相互争宠。可她们不知金丝楠香,不但香味淡雅,别有一番洞天,却也能舒筋活络、安神静气,因此,中载。假如编剧知晓楠香,或可为这些美丽女子又添一份争宠的筹码,演绎一段佳话。
张国良说:“在众多材种中我对金丝楠有一种特殊的情结,金丝楠非常适合做中国的家具,冬天不冷夏天不热,软硬适中,是制作家具的理想材种。从明朝算起到清朝我们大多是用外国的木材做中国的家具,而金丝楠是我国特有材种,它浸润在中国的大地上中吸取日月精华,虽然楠木在东南亚地区以及中国的东南、中南、西南地区都有出产,但从成色、材质、观感、软硬适中等方面进行考量,只有中国四川出产的最好。用金丝楠木做成的中式古典家具也能恰到好处体现中国的艺术和哲学。它特有的艺术生命力非其他木料可比。它如儒雅之君子,如温润如玉之美女,不张扬,不媚俗,而那份优雅和高贵却生长在了骨子里。它做成的家具,亦可柔婉亦可飒爽英姿,它需要人们慢慢来‘品’。它的特质能够恰到好处地表现博大精深、内敛而又高贵的东方艺术精髓。我费尽心思收集这些老料,就是不想浪费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这些好东西,使这几百年才能生成的木材得以保存。”
“你如果了解了金丝楠,你就知道它有多么难得。社会的瞬息万变,紧张忙碌的快节奏让人变得浮躁,可金丝楠那一份沉静与清雅却带给了人无限的享受,只要沉浸在金丝楠家具中,心中那一点点急躁慢慢消失殆
桢楠 张国良,千里蜀国访桢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