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疯狂动物城》:乌托邦式家园里的追梦之旅《疯狂动物城》是迪士尼第六部没有出现人物角色的长片动画,在整个由大大小小动物构成的世界里, 动物们不再弱肉强食, 而是依靠规则和制度管理着多元化的群体, 并在这样的美丽家园里和平共处。但突然爆发的食肉动物失踪案在动物城引发了恐慌, 兔子朱迪勇敢无惧, 面对困难, 接受挑战, 努力破解动物失踪之谜, 并在自己的口舌之误引发族群歧视后, 勇敢承认错误, 并揭开“午夜狼嚎”的最终谜底, 为动物城的美好生活奉献自己的力量。一、乌托邦式家园的构建从影片的名字 Zootopia 来看, 这一新词来自于 Zoo ( 动物园) +Utopia (乌托邦) 的结合。影片使用了食肉动物及食草动物们友好共存的家园来隐喻了创作者的社会理想和期望,乌托邦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著作《乌托邦》中的概念, 是一个理想化的依托制度实现全民平等的世外桃源。[1] (一)理想化的群体价值观乌托邦式家园只是做为理想之国的外在形式, 其内在的核心理念则体现于理想化的群体价值观里。价值观是社会发展的导向性旗帜, 对于国家及个人均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也是社会文化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人类学家克拉克洪提出价值观是“个人或群体所特有的一种显型或隐型的认为什么是可取的观念。这一观念影响人们从现有的种种行动模式、方式和目的 2 中做出选择。”[2] 对于国家层面而言, 群体价值观反映着社会群体的基本取向, 折射出群体深层的意识形态、行为风尚及生活方式等等。在《疯狂动物城》里, 我们在流畅的美式叙事中时刻能够感受到理想化的群体价值观的存在, 它存在于在鲜活而生动的动物们的行为或观念里, 个性迥异的动物们或多或少都有着一些小小的缺点, 但他们的共通之处却是他们价值观内化后展示出的真诚、善良与包容。警局的牛局长在最初面对小兔子时, 不可避免地有着一些排斥, 但他终究还是很善良, 向大象警员说生日快乐。在朱迪面临险境呼救时, 第一时间出现于营救现场。而在最后安排任务时, 同朱迪及尼克开起了玩笑, 很多细节都能让观众感受到他善良的心和认真负责守护城市的决心。而影片中动物城大佬大先生亦是真诚而遵循规则的, 当他明白朱迪是自己女儿的救命恩人时, 立刻对于朱迪予以最大化的资源与能力支持, 协助其解决动物城里的连锁失踪案件, 以帮助平复动物城里不期而遇的恐慌。影片里一直呼吁和平的主持人夏奇羊是一位美丽而有魅力的角色, 在游戏中与动物城的动物们同乐, 在动物城面临分裂与对峙时, 大声呼吁大家和平、团结, 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动物城。正是在理想化的群体价值观所导向的乌托邦式的家园里,各种奇异化的现象并存着, 各种群体多元化地共生着, 也正是在极具包容性的价值体系下, 梦想可以照进现实,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一切皆有实现的可能。(二)差异化共存的规则体系动物城有着差异化极大的生存环境,在这个高度现代化的都市家园里, 每种动物在这里都有自己的居所, 有沙漠气候的撒哈拉广场、常年严寒的冰川镇等等, 它就像一座大熔炉, 无论是大型的动物, 亦或是啮齿类 3 的小型动物都能够在这里寻找到生存之所,他们各自的特点也被尊重着。在疯狂动物城里, 很多角色性格存在着极大的反差, 树懒在办理公务事件时极其慢速, 而做为私人驾驶者, 则是飙车狂。这些奇异化的反差和谐地存在于动物城内。公众面前的羊副市长
《疯狂动物城》:乌托邦式家园里的追梦之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