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互联网时代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发展.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互联网时代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发展摘要: 苏州桃花坞年画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极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及较为广泛的影响力,在我国民俗艺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现代印刷技术的冲击, 桃花坞年画日趋衰落。互联网时代, 桃花坞年画的传承和发展应该抓住机遇, 勇于创新, 借鉴其他民俗艺术的成功经验, 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播快捷的特点走向国际, 探索出符合时代特点的发展新途径。关键词:桃花坞;年画;民俗;传统艺术传承中图分类号: J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8122 ( 2016 ) 11-0165-02 年画艺术在中国古代有着吉祥幸福的美好寓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随着劳动人民过年风俗的演变和发展, 从而形成了一种我国民间特有的具有象征意味的装饰艺术。木版年画的历史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远古时期的自然崇拜和宗教信仰、祭祀等等。而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因为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国内流派繁多的年画中可谓是独树一帜。它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不但具有图文并解、题材多样、故事连续的特质, 在构图上也是丰满、精巧,富有江南水乡的温婉细腻之美。一、桃花坞年画衰落的历史原因桃花坞年画在康熙、乾隆年间进入兴盛时期, 木版年画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深入到家家户户。太平天国运动时, 清兵围攻苏州, 大多数店铺 2 被大火烧毁, 经营年画的店铺自然也未幸免于难, 大量的年画作品毁于一旦, 许多珍贵的年画资料也就此失传。桃花坞木版年画艺术从此一蹶不振。民国初年, 因受到西方印刷术的冲击, 传统木版年画渐渐失去了广大的市场。直到 19 世纪初,桃花坞木版年画艺术家创作了许多以当今重大的历史事件和新潮物件为主题的作品,但这一类年画的数量及其有限,在当时没有产生较大的影响。抗日战争时期, 日本侵略者烧杀抢掠无所不为, 破坏了经济, 搞得民不聊生、百业俱废,势必又对年画艺术造成了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文化大革命”对于文化艺术是一场浩劫。当时, 桃花坞年画被认为是封建迷信,遭到大量损毁,在此期间,桃花坞木版年画全面停产。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 一大批画家和匠人以他们的满腔情投入新的桃花坞木版年画创作中。桃花坞年画开始慢慢得到复兴。如今,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让我们步入了一个文化多元交融的新时代, 网络上的信息传播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这促使了多种多样的文化呈现在我们面前, 让人眼花缭乱。城市环境和每个人的生活习性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桃花坞木版年画也渐渐远离了我们的生活, 静静地藏匿在城市的某个角落。除了部分专家学者和慕名前来的收藏爱好者愿意购买外, 普通市民无人问津。年轻一代对桃花坞木版年画更是缺乏了解、不感兴趣, 更不可能愿意学习桃花坞年画的制作技艺。桃花坞年画的传承和发展任重道远。二、新时期桃花坞年画传承和发展的路径 1. 创新宣传渠道与政府扶持政策在互联网时代, 桃花坞年画若要恢复以往的兴盛, 必须做好年画制作 3 工艺的传承, 并在宣传渠道、政府扶持政策方面有所创新。 1979 年, 桃花坞木刻年画社被重新组建起来,人们又开始关注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有了新鲜血液的加入, 桃花坞木版年画作品的创作再次充满了活力, 焕发了生机!桃花坞年画的创新之路迈出了振奋人心的探索步伐。但是一直到 2000 年, 桃花坞木刻年画社所拥有的设计师仅两名, 刻工、印工也只剩 3

互联网时代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xydx
  • 文件大小108 KB
  • 时间2017-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