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纲扫描】
。
。
【考点要求】
、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具体影响。
。
第1讲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1
.
【自主复
35
.
岩石圈的岩石按其成因可分为 、
和 。
【知识梳理】
大理岩
板岩石
片麻岩
变质作用
变质岩
石灰岩、砾岩
砂岩、页岩
外力作用
(沉积作用)
沉积岩
玄武岩
花岗岩
常见岩石
岩浆上升冷凝
(岩浆作用)
形成
岩浆岩
岩石类型
沉积岩
变质岩
岩浆岩
特点
层理构造
具有化石
→ 有气孔
→ 质地坚硬
外力作用→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36
.
岩石
形成
常见岩石
特点
岩浆岩
岩浆冷却凝固
花岗岩、
玄武岩
沉积岩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
石灰岩、
砂岩和页岩
变质岩
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发生变质
大理岩、板岩、片麻岩
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
1.三大类岩石的形成
石灰岩
页岩
花岗岩
高温
高压
高温高压
有化石和
层理构造
玄武岩有气孔
大理岩
板岩
片麻岩
喷出岩
侵入岩
外力作用
37
.
:①为石灰岩,③为页岩,②④为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两种岩石发生变化,形成的新岩石。
(1).形成①、③岩石的地质作用为
A.风化作用 B.沉积作用
C.变质作用 D.冷却凝固作用
B
38
.
:①为石灰岩,③为页岩,②④为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两种岩石发生变化,形成的新岩石。
(2).②岩石的形成,需具备的条件有
①高压 ②石灰岩分布 ③岩浆活动 ④风化侵蚀作用强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B
39
.
冷却凝固
喷出岩
岩浆
沉积岩
变质岩
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重熔再生
侵入岩
40
.
(1)岩石的分类:A是岩浆岩;B是沉积岩(或变质岩);C是变质岩(或沉积岩)。
(2)地质作用:①冷却凝固;②外力作用(或变质作用);③变质作用(或外力作用);④重熔再生
41
.
判断方法:1、“三进一出”是岩浆2、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岩浆 岩只能由岩浆形成3、能够相互转化的是岩浆和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42
.
1、图中表示变质作用
的序号是 ( )
A ④和⑤ B ①和⑥
C ①和④ D ③和⑥
2、图中表示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序号是 ( )
A ①和② B ③和④
C ⑤和⑥ D ①和⑤
D
A
43
.
44
.
岩浆
喷出岩
侵入岩
变质岩
沉积岩
45
.
3.图中右图表示“巨蟒出山”风景,它是江西三清山标志性景观,海拔1 200余米,相对高度128米,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左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
(1)形成“巨蟒出山”风景的岩石属于左图中的A.甲 B.乙
C.丙 D.丁
B
46
.
(2)该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有( )。
①岩浆侵入 ②地壳运动
③外力作用 ④火山喷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A
47
.
,山体主要由粗砂砾石组成,崖壁下部有大大小小洞穴分布,如图l所示。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
(1)组成大峡谷的岩石所属类型主要为图2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2)形成崖壁下部洞穴的地质作用最有可能是图2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⑥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C
A
48
.
默写内容:
1、岩浆岩分为____、_____,每类举例
2、沉积岩的例子3个
3、变质岩举例3个,并说明由什么岩石在什么条件下得来。
4、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判读技法(31页)
52
.
沉积岩
侵入型岩浆岩
喷出型岩浆岩
变质岩
地 幔
火山
岩浆
岩浆岩
三
地理岩石圈公开课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