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措施.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措施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详细措施
(一)客观方面
1.家庭途径。
(1)对家长普及心理卫生学问。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长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措施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详细措施
(一)客观方面
1.家庭途径。
(1)对家长普及心理卫生学问。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长了解和懂得生理卫生学问是有的放矢教化孩子的重要前题。传统观点认为孩子吃饱穿暖不生病就是健康。事实上,一个健康的孩子不仅指躯体不生病,而且还要能适应社会的改变,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心理。因此,提高家长心理卫生学问的水平是预防儿童心理异样的必要途径。
(2)创立良好的家庭内环境。
内环境是指孩子们所面对的父母之间的关系,对待人生的看法及其爱好、爱好等。在一个家庭中,假如家长和挚友成天打麻将,三岁孩子爬在麻将桌上,学着大人“三万、五条”的叫着。自然,不会对学习学问感爱好,很难形成完备的人格。
(3)建立正确家庭教化类型。
溺爱型、专制型、放任型及过渡教化型都不利于培育孩子的特性品行和开发智力。唯有民主和谐型。这种类型的教化是提倡父母、子女之间关系同等互助,以爱和敬重为基础,家长能从孩子爱好、爱好动身,主动参加孩子活动,不起限制作用。
2.学校途径。
主要是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化课来实现。这门课是学校把学生心理学问、生理学学问和适应社会学问综合为一门课,有目的、有安排、有组织地传送给学生。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儿童期、青少年期生理与心理发展改变的特点、规律及一些心理疾病类型,进行性生理和性心理学问教化,消退儿童由于性成熟带来的恐惊心理和不良行为。
3.社会途径。
建立心理询问机构。目前,我国心理询问仅限于少数大城市和高等学校,普及性还很差。绝大多数有疾病的孩子还得不到治疗。建立心理询问,培育专业技术人员和壮大询问队伍是当务之急。
(二)主观方面
中小学生可通过自身的努力,维护和爱护自身的心理健康,防止心理障碍的产生。
1.自觉地学习卫生学问。
要求中小学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化课。重视、正视和学习生理、心理卫生学问的重要作用。学习不走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aha
  • 文件大小12 KB
  • 时间2022-06-08
最近更新